-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体现在文字、文化传统、精神追求等多个维度。汉字自甲骨文以来一脉相承,从未中断,成为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鲜活载体;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理念,跨越千年仍在滋养民族精神。这种连续性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
材料二
创新是中华文明的鲜明品格。从都江堰的深淘滩低作堰到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的隙积术,从张衡的候风地动仪到毕昇的活字印刷术,中华文明始终涌动着创新的活力。这种创新不是脱离传统的凭空创造,而是立足自身文化土壤的突破。正如王选院士所说:创新是继承后的发展,继承是创新的基础。中华文明在与其他文明交流中,既不盲从,也不封闭,而是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不断丰富自身内涵。
材料三
统一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自古以来,大一统理念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从秦汉书同文、车同轨到元代将西藏纳入行政版图,从历代王朝修撰正史到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始终是历史主流。这种统一性,不是单一的同质化,而是多元一体的和谐共生,各民族既保持特色,又凝聚共识,共同构成中华文明的主体。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仅体现在文字和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上,与历史发展阶段无关。
B.材料二以都江堰、活字印刷术为例,证明创新是中华文明脱离传统的独立突破。
C.材料三认为大一统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维护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D.三则材料均采用对比论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强调中华文明在传承中发展,体现了辩证看待传统与现代的思维。
B.材料二引用王选院士的话,旨在说明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增强论证说服力。
C.材料三从历史实践与理念层面论述统一性,层次清晰,论据充分。
D.三则材料均围绕中华文明的特性展开,观点明确,但缺乏具体案例支撑。
3.下列选项,能作为材料二创新立足自身文化土壤论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玄奘西行取经,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并本土化,形成禅宗流派。
B.近代中国学习西方制度,开展戊戌变法,试图实现社会变革。
C.当代中国自主研发5G技术,在移动通信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
D.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拒绝与外国交流,导致科技逐渐落后。
4.三则材料分别从连续性创新型统一性论述中华文明特性,请简要概括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6分)
5.结合材料,谈谈中华文明的特性对当代中国发展有何启示。(4分)
(二)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瓦罐
陶文瑜
祖父的瓦罐是传下来的,釉色是雨过天青,罐口有两道细细的裂纹,像两道闪电停在那里。祖父说这瓦罐装过清朝的月光,民国的露水,还有他年轻时的汗珠子。
夏天的傍晚,祖父总把瓦罐放在院心的老槐树下。罐里盛着井水湃过的西瓜,或是酸梅汤。我们围着瓦罐打转,像一群围着月亮的星星。祖父坐在竹椅上摇着蒲扇,说瓦罐的故事。
这瓦罐救过你太爷爷的命。祖父的声音带着槐树叶的沙沙声,那年闹饥荒,太爷爷揣着瓦罐走了三天三夜,罐底剩下的半把炒米,让他从荒野里走了回来。
瓦罐的裂纹是祖父摔的。那年他在生产队当会计,算错了工分,队长要没收家里的粮食抵账。祖父急了,抱着瓦罐就往地上砸,说这是传家宝,要砸就砸他。队长愣了愣,叹口气走了。瓦罐没碎,只是添了两道裂纹,像祖父那时绷紧的眉头。
后来家里有了冰箱,瓦罐就被请到了阁楼上。祖父还是常上去看看,用抹布擦去罐上的灰尘,对着裂纹出神。有一次我问他,瓦罐现在没用了,为什么还留着?祖父说:有用的东西不一定长久,长久的东西总有它的用处。
去年祖父病了,躺在病床上,总念叨着瓦罐。我把瓦罐从阁楼取下来,放在他床头。他摸了摸罐口的裂纹,笑了,说:你看这裂纹,像不像老家的河?弯弯曲曲,却一直流着。
祖父走的那天,瓦罐里插了一束野菊,是他生前种在院角的。阳光透过窗棂照进来,瓦罐的影子落在墙上,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父的瓦罐因装过不同时代的东西,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象征。
B.祖父故意摔瓦罐对抗队长,体现了他固执倔强的性格特点。
C.瓦罐被束之高阁后,祖父仍常擦拭它,是因为他念旧且吝啬。
D.文末瓦罐插野菊的细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洪翔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学情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 课件目录(课件)-【创新方案】2026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ppt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十).doc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九).doc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八).doc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七).doc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六).doc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五).docx
- 2025 年导游资格考试导游实务模拟预测试题(四).docx
- 党建赋能提升品牌形象力.docx
- 2025年湖南省湘潭市单招语文测试模拟题库及答案1套.docx
- 2025年湖南省长沙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及参考答案1套.docx
- 2025年湖南省郴州市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职业能力倾向测验)题库附答案.docx
- 院感防控措施与效果评估.pptx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outdoor fashion:Columbia in India-英文培训课件2025.5.ppt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outdoor fashion:Dr.Martens in the United States-英文培训课件2025.5.ppt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outdoor fashion:Black Diamond in India-英文培训课件2025.5.ppt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outdoor fashion:Helly Hansen in the United Kingdom-英文培训课件2025.5.ppt
- 全文可编辑worldreportmarket-Brand KPIs for outdoor fashion:Black Diamond in Germany-英文培训课件2025.5.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