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历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xVIP

高中一年级历史《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ppt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州市第五中学翁昭侃;

课标要求:了解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的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隋的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民族交融。

学习难点:隋朝灭亡的原因、藩镇割据。;

唐朝

(618-907);

(一)文帝建隋

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二)隋朝的建设

(1)仓库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既包括供应朝廷粮食和物资的仓库,也包括备水旱赈济、遍置于乡间的义仓,积储丰富。

(2)隋炀帝兴建的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3)隋炀帝时开通大运河。;

材料:“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唐】胡曾《汴水》;

材料:“隋炀帝每年都要征发大批的劳动力,动辄数百万,驱使他们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为加强对各地的统治,他还多次巡游,乘坐高大、华丽的龙舟,随行的船只浩浩荡荡,沿途护卫的士兵和拉纤的民工多达数十万,耗费大量人力和财力。隋炀帝还三次征辽东,迫使大量农民服兵役、当民夫,使人民无法正常从事生产劳动。”

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隋亡之因:

1.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

2.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而让隋朝灭亡。;

材料:“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杜甫《忆昔二首》(节选);

经济: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

政治:知人善任,虚心纳谏。

尽管政坛纷纭,但唐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

(二)唐朝概况之经济:

1.农业:出现曲辕犁、大面积兴修水利、开辟大量荒田;

2.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造纸业得到较大发展;

3.交通与商业:交通运输发达、货币统一、市场???达、商人众多;

4.城市:出现了许多大都市,长安成为国际性大城市。;

1.唐与突厥(战争→设置机构)

①东突厥:隋末中原动乱,东突厥南侵,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

②西突厥:640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高宗时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

2.唐与吐蕃(和亲、会盟)

①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唐蕃和亲;

②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

3.唐与回纥、靺鞨(册封)

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

(三)唐朝概况之民族关系

1.唐朝周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对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积极贡献。

2.唐朝采取较为灵活、平等的民族政策,实现了边境地区的统一和安定,民族间关系密切。;

材料:“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唐】杜甫《无家别》(节选);

(四)唐朝概况之盛而转衰

思考:从开元到天宝

材料:“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唐玄宗)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葛洪《涉史随笔》;

(四)唐朝概况之盛而转衰

1.安史之乱

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沉湎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边疆形势日益紧张;军镇长官节度使兵力随之扩大;至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的局面。;

(四)唐朝概况之盛而转衰

2.藩镇割据

材料:“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因而抚之,谓之姑息之

政……故兵之始重于外也,土地、民赋非天子有……”

—《新唐书·兵志》

藩镇管辖地区,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这种局面在唐后期持续了100多年,严重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

(四)唐朝概况之盛而转衰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进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统治。

唐末爆发黄巢起义。起义军横扫大半个中国,一度攻占长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

材料:“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唐】高蟾《金陵晚望》;

朝代;

材料:“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南唐】李煜《虞美人》;

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

文档评论(0)

米多多的秘密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用心做好每一篇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