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VIP

第18课 辛亥革命 课件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体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通过学习,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历史局限性。与妻书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中国彻底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社会矛盾尖锐。(一)背景

这一时期出台的救亡主张主要有三种:清政府:保中国,更保大清立宪派:保中国,先改大清革命派:保中国,先扫大清立宪派:20世纪初随着“新政”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政治派别,代表人物:张謇、康有为、梁启超。基本主张:既反对清朝统治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君主立宪”。改良派清末新政预备立宪革命派组建革命党派树立思想纲领发起反清起义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改良派——清末新政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浮有人头,不得已,采林秸秆(去掉穗的高粱杆——引者注)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吴永:《庚子西狩丛谈》深念近数十年积习相仍,因循粉饰,以致成此大衅。现正议和,一切政事尤须切实整顿,以期渐图富强。——光绪帝《变法上谕》1901年1月29日,光绪帝颁布《变法上谕》,标志着清末新政的正式开始。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二)改良派——清末新政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推翻这个政府,中国才有希望?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第一阶段:改革旧制(1901——1905)

(二)改良派——清末新政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第一阶段:改革旧制(1901——1905)清廷以“新政”挽救王朝气数的动机,却换来了推翻王朝以实现改革的结果。新政加重了捐税,因而大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对立面;新式学堂培养了近代学生,因而造就了成批反封建斗士;新军淘汰了绿营练勇,结果却铸成了把枪口指向清王朝的武装力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二)改良派——预备立宪此非日俄之战,而立宪专制二政体之战也。自海路交绥,而日无不胜,俄无不败,于是俄国人民乃群起而为立宪之争,吾国士大夫亦恍然知专制昏乱之国家,不足客于普福清明之世界,于是立宪之议,主者渐多。——《立宪纪闻·中国立宪之起原》《清末筹备立宪档案史料》上册1905年日俄战争结束后,国内舆论一致认为,“此战诚为创举,不知日立宪国也,俄专制国也,专制国与立宪国战,立宪国无不胜,专制国无不败。”要求清政府推行宪政。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第二阶段:预备立宪(1906——1911)

(二)改良派——预备立宪①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②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并就预备立宪期限问题作出答复,决定以九年为期,到期实施君主立宪制。立宪派三次速开国会请愿运动——失败③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1910年11月4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期缩短三年。立宪派中大部分请愿代表不满。总理大臣奕劻(皇族)陆军大臣荫昌(满)海军大臣载洵(皇族)司法大臣绍昌(皇族)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邮传大臣盛宣怀(汉)理藩大臣寿耆(皇族)协理大臣徐世昌(汉)协理大臣那桐(满)外务大臣梁敦彦(汉)民政大臣善耆(皇族)度支大臣载泽(皇族)学务大臣唐景崇(汉)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第二阶段:预备立宪(1906——1911)

(二)改良派——预备立宪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2.第二阶段:预备立宪(1906——1911)对人们忍无可忍的皇族内阁,立宪派仍要妥协、仍不愿最后与朝廷决裂,但清政府却拒绝妥协。清政府此举实无异于自掘坟墓,结果使作为其统治基础的士绅阶层与其迅速疏远,最终走向革命、弃它而去。至此,晚清立宪的改革之门终被清政府彻底关闭。改革之门越宽,革命之门越窄;改革之门越窄,革命之门越宽;改革之门彻底关闭之日,就是革命之门完全敞开之时。——雷颐:《辛亥革命产生的历史逻辑》立宪派与清政府冲突,根本上是对立宪主导权的斗争

(三)革命派“目前中国的制度以及现今的政府绝不可能有什么改善,也决不会搞什么改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习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优质学习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