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鸠摩罗什寺简介.docx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鸠摩罗什寺简介

鸠摩罗什寺简介

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南北朝(公元384~403年),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吕光为安顿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后命名为鸠摩罗什寺,是其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雄立的罗什寺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建,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

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和汉传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名城、中国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观。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

鸠摩罗什大师圆寂,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以证其誓,古今中外,仅此一例。大师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等多种外语,又娴汉文,大师一生命运坎坷,颇具传奇。当时汉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还相对不足,其实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发挥。曾有熟悉大师的外国高僧言,鸠摩罗什译出的经典,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可见大师的博学与造诣乃当世一绝。而鸠摩罗什大师赠友人的一首诗或许是他一生的最佳写照:“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历史沿革

鸠摩罗什寺始建于东晋南北朝(公元384~403年),东晋太元八年(384年),太祖吕光为安顿著名的西域高僧、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大师的身心,下令召募各地能工巧匠,大兴土木修建的寺院,建好后命名为鸠摩罗什寺,是其初入内地安身弘法演教之处,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寺内雄立的罗什寺塔是为纪念鸠摩罗什而建,塔内供奉鸠摩罗什的舌舍利。

鸠摩罗什寺是研究五凉文化和汉传佛教、西域佛教的珍贵遗存,也是中国佛教文化名城、中国古代北方佛教中心武威的一大奇观。古人曾经盛赞罗什寺是“由来僧宝摇篮地”,因“弘法利生集英”而“天下名”。鸠摩罗什与玄奘、不空、真谛并称中国佛教四大译经家,位列四大译经家之首,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翻译学鼻祖。

鸠摩罗什大师圆寂,以火焚尸,薪灭形碎,唯舌不灰,以证其誓,古今中外,仅此一例。大师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既通梵语等多种外语,又娴汉文,大师一生命运坎坷,颇具传奇。当时汉地的佛教水平和接受能力还相对不足,其实也限制了他才能的充分发挥。曾有熟悉大师的外国高僧言,鸠摩罗什译出的经典,还不到他所精通的十分之一,可见大师的博学与造诣乃当世一绝。而鸠摩罗什大师赠友人的一首诗或许是他一生的最佳写照:“心山育明德,流薰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著名弟子有道生、僧肇、道融、僧叡,合称“什门四圣”。

建筑格局

前身

据唐朝《敬德碑》记载,罗什寺原址“罗什地基,四址临街”,规模相当宏大,有上中下三院,前有牌楼、山门、过殿(天王殿),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华严三圣殿、拜殿与两廊,还有观音、罗汉、金刚和36代祖师殿,并藏有御赐《大藏经》。后历遭兵灾人祸,文革期间殿堂被改用;唯罗什舌舍利塔保存完整。

现状

修复鸠摩罗什寺工程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至此,武威迎来了振兴起衰的光辉一页,使千年古刹重放异彩。修复的主要工程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多功能般若讲堂、鸠摩罗什祖师纪念堂、鸠摩罗什佛学院、鸠摩罗什佛教文化研究所、鸠摩罗什三藏院、关房、念佛堂、佛教教育视听图书馆、佛教书画院、佛教博物馆、佛教慈济中心等。

大殿正面供释迦牟尼佛、迦叶、阿难,背面是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高5米,功德金是98万元。殿内设万佛阁,供奉壹万零八百尊铜佛像,流芳千古,与世长存,每尊佛像高19公分,功德金分为两种,镏金铜佛每尊5000元,贴金铜佛每尊3000元。佛像由寺院统一订制,在佛像下制铜牌,刻供养人芳名,与寺长存,祝愿斋主过去者永离苦海,求得解脱;消灾增福,全家吉祥;将来者往生西方,九品莲生。

环境

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梵语Kumārajīva)(公元344~413年),音译为鸠摩罗耆婆,又作鸠摩罗什婆,简称罗什。其父名鸠摩罗炎,母名耆婆,属父母名字的合称,汉语的意思为“童寿”。幼年出家,初学小乘,后遍习大乘,尤善般若,并精通汉语文,曾游学天竺诸国,遍访名师大德,深究妙义。他年少精进,又博闻强记,于是备受瞩目和赞叹。东晋时后凉、后秦高僧,著名的佛经翻译家。与真谛(499—569)、玄奘(602~664)、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博通大乘小乘,精通经藏、律藏、论藏三藏,并且能熟练运用,掌控自如,乃三

文档评论(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