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伤寒病人的护(Hu)理第一页,共二十七页。
主要内(Nei)容概(Gai)述护理评估护合理作诊性断问及题护理措施第二页,共二十七页。
一、概(Gai)述概念: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持续高热、相(Xiang)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等。肠出血和肠穿孔为主要的严重并发症。第三页,共二十七页。
伤寒杆菌的(De)周身鞭毛第四页,共二十七页。
二、护(Hu)理评估流行病学资料1身体状况2心理-社会状况3辅助检查4治疗要点5第五页,共二十七页。
(一(Yi))流行病学资料传染源:人及带菌者。传播途径:经粪-口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病后可(Ke)获持久性免疫力。流行特征:常年发病,但多流行于夏、秋季,散发为主。第六页,共二十七页。
(二)身体状(Zhuang)况分期临床表现初期(病程第1周)发热(最早)呈阶梯形上升(39-40°c),伴有头痛、四肢酸痛极期(病程第2~3周)多呈稽留型;腹胀,大多便秘,少数腹泻;出现伤寒面容,中毒性脑病;相对缓脉,重脉;肝脾肿大;出现特征性玫瑰疹缓解期(病程第3~4周)症状、体征好转;最易肠穿孔、肠出血恢复期(病程第5周)疾病康复复发和(He)再燃第七页,共二十七页。
第八页,共二十七页。
(二)身体(Ti)状况并发症:肠出血:最常见,发生(Sheng)于病程第2~4周。肠穿孔:最严重,多见于病程第2~4周。第九页,共二十七页。
集合淋巴小(Xiao)结孤立淋(Lin)巴小结第十页,共二十七页。
髓样肿(Zhong)胀期溃疡(Yang)期溃疡穿孔坏死期伤寒脾第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伤(Shang)寒病程图第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三)心理-社会状(Zhuang)况有否抑郁、悲观、孤独、焦虑、恐惧等反应。对住院隔离治疗的(De)认识及适应情况。对家庭、工作、生活的影响。家庭及亲友对病人的态度。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等。第十三页,共二十七页。
(四)辅助检(Jian)查1血常规中性粒细胞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可减少或消失2细菌学检查血培养:是本病最常用的确诊方法骨髓培养与涂片粪便培养尿培养3肥达反应抗体在病后1周左右出现,第3~4周阳性率最高O”抗体出现较早,消失快;“H”抗体出现迟,持续时间长第十四页,共二十七页。
(五(Wu))治疗要点首选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治疗。严重毒血症状者,抗生(Sheng)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烦躁、高热者用镇静、降温等。防治并发症。第十五页,共二十七页。
三、护理诊(Zhen)断及合作性问题体温过高与伤寒杆菌感染、释放大量内(Nei)源性致热原有关。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消耗过多而营养摄入不足有关。潜在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第十六页,共二十七页。
四、护理(Li)措施一般护理1病情观察2对症护理3用药护理4并发症护理5心理护理6健康指导7第十七页,共二十七页。
(一)一般护(Hu)理休息与活动发热期病人必须绝对卧床休息至退热后1周后逐渐增加活动量。饮食(Shi)护理发热期间给营养丰富、清淡的流质饮食,少量多餐,多饮水;退热期间给易消化的高热量无渣或少渣、少纤维素、不易产生肠胀气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恢复期病人食欲好转,可进软饭,切忌暴饮暴食或进食生冷、粗糙、不消化的食物。第十八页,共二十七页。
(二)病(Bing)情观察观察热型、生(Sheng)命征、面色、便秘、腹泻、腹胀。观察大便颜色、性状以及有无大便隐血及腹痛、腹肌紧张等并发症表现。第十九页,共二十七页。
(三)对症护(Hu)理发热期:必须卧床休(Xiu)息至热退后1周,随时监测体温、体温的升降特点,降温措施擦浴时,避免腹部加压。腹胀者:给少糖低脂食物,补充钾盐。禁用新斯的明:避免诱发肠道并发症。便秘者:用开塞露或温盐水低压灌肠,忌用泻药。第二十页,共二十七页。
(四)用药(Yao)护理遵医嘱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可影响骨骼发育,故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应慎用。氯霉素使用时注意对其骨髓的毒性(Xing)作用,监测血象变化。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七页。
(五(Wu))并发症护理肠出血病人:迅速安置其静卧,暂禁食或给少量流质,遵医嘱使用镇静剂及止血剂,严密观察其面色、血压(Ya)、脉搏、意识及便血情况。肠穿孔病人:遵医嘱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加用对肠道敏感的抗生素,监测生命体征的同时,积极手术治疗。第二十二页,共二十七页。
(六)心(Xin)理护理病人(Ren)多有抑郁、孤独、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