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VIP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中考适应性训练(三模)语文考试题目及答案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

《小石潭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永州后所作的一篇山水游记。文章以作者游玩小石潭的所见所感为主线,通过对小石潭幽深、清澈、曲折、寂静的描写,表现了作者被贬后孤独、寂寞、悲凉的心境。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遂迷,复前行,欲穷其林。遂迷,复前行,欲穷其林。乃得乎,以为至乐也。既得乎,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盖竹柏影也,亦以喜为乐矣。遂至莫邪溪,溪水西流,又东北流,至小石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为至乐也以为:认为

B.寂寥无人寂寥:空寂

C.斗折蛇行蛇行:像蛇那样蜿蜒曲折地爬行

D.以其境过清以其:因为

(2)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至/莫邪溪B.以其境/过清

C.潭西南/而望D.其岸势/犬牙差互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俶尔:忽然,突然

B.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岸势:岸边地势

C.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以其:因为

D.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寂寥:空寂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在飞来山上

B.闻说鸡鸣见日升闻说:听说

C.不畏浮云遮望眼不畏:不怕

D.自缘身在最高层自缘:因为

(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念。

B.这首诗通过描绘飞来峰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C.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不畏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D.这首诗通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三、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各地举办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活动,如四川的川剧、北京的京剧、陕西的秦腔等。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材料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传统民俗文化活动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有人认为,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应该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

(1)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看法。(2分)

(2)请你为某地举办的一次民俗文化活动设计一个宣传标语。(2分)

(3)请你以某地民俗文化传承人的身份,给当地青少年写一封信,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民俗文化活动。(2分)

四、作文

要求: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注重效率,但有时也会因此忽略了生活中的美好。请你以“慢下来,享受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五、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求,尔何如?”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要求: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六、名句默写

请根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下笔有神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热爱写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