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中隔震技术的应用与解析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地震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着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从古至今,地震灾害频发,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例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在短短十几秒内,将一座繁华的工业城市夷为平地,造成了40余万人的死伤,大量建筑瞬间倒塌,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整个城市的功能陷入瘫痪;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仅仅20秒,神户城便面目全非,5万多幢房屋倒塌,高速公路及桥梁整体垮塌,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等系统全面中断,5000多人失去生命,30万人流离失所,经济损失难以估量。这些惨痛的案例无一不彰显出地震灾害的巨大破坏力。
当地震发生时,地面的剧烈震动会引发建筑结构的强烈地震反应。对于基础固定于地基的建筑而言,其地震反应会沿着高度从下往上逐渐放大。这种放大效应可能导致结构物的某些部分出现过大的加速度、速度或位移,进而使主体承重结构遭受严重破坏,甚至直接倒塌。即使主体结构侥幸未被破坏,建筑的饰面、装修以及室内的昂贵仪器、设备等也可能因地震而损坏,从而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
在高层建筑中,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体系能够较好地满足建筑的功能需求,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柱和剪力墙共同承担重力荷载,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在水平荷载(如地震作用)下,剪力墙凭借其较大的抗侧刚度,承担大部分的水平力,框架则起到辅助抵抗水平力和传递竖向荷载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抗震体系主要依赖结构自身的强度和延性来抵御地震作用,虽采取了加强建筑物整体性、加大空间刚度、设置剪力墙、圈梁、构造柱等诸多措施,但在面对强烈地震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在此背景下,隔震技术应运而生。隔震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在建筑物基础与上部结构之间设置隔震装置,通过这些装置来改变结构的动力特性,延长结构的自振周期,减小地震能量向上部结构的传递,从而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反应。在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应用隔震技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显著提升建筑在地震中的安全性,最大程度地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减少结构在地震中的损坏程度,降低后期的修复成本和重建难度;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共建筑,如医院、学校、政府办公楼等,采用隔震技术可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这些建筑能够保持基本的功能,为救援和恢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对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国外,隔震技术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早在20世纪60年代,新西兰学者就率先提出了基础隔震的概念,随后,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家也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并将隔震技术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美国在隔震技术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建立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设计规范。其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新型隔震装置的研发、隔震结构的动力分析方法以及隔震技术在不同类型建筑中的应用等方面。例如,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合金隔震支座,该支座具有良好的自复位能力和耗能性能,能够在地震后迅速恢复到初始位置,有效减少结构的残余变形。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对隔震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尤为重视。日本的隔震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普通住宅到大型公共建筑,都有采用隔震技术的成功案例。日本学者在隔震结构的抗震性能评估、隔震层的设计与优化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东京大学的学者通过对多个隔震建筑的地震响应监测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测数据的隔震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为隔震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依据。
在国内,隔震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隔震技术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体系。目前,我国的隔震技术在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也逐渐增多,一些地区的新建高层建筑开始采用隔震技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
国内学者在隔震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清华大学的研究团队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的隔震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优化设计方法。同济大学的学者则针对隔震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此外,还有许多学者对不同类型的隔震装置在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尽管国内外在隔震技术在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应用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目前对于高层框支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地震响应分析方法还不够完善,一些复杂的地震工况下的响应预测精度有待提高;部分隔震装置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和耐久性还缺乏深入研究;在隔震结构的设计中,如何更好地考虑结构与隔震装置的协同工作,实现结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生物教师HPS教学态度的多维审视与提升策略研究.docx
- 高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多维度剖析与提升策略研究.docx
- 高中生物理实验操作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docx
- 高中生物选修实验ZDK教学模式:理论、实践与创新发展.docx
- 高中生电磁学概念建构:现状、挑战与优化路径.docx
- 高中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困境与突破之道.docx
- 高中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育路径探究.docx
- 高中电磁学物理图景教学:理论、实践与创新探索.docx
- 高中算法教学:策略、实践与创新探索.docx
- 高中英语作文衔接手段运用:现状、问题与提升路径.docx
- 高层框架 - 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适宜高度的多维度剖析与优化策略.docx
- 高岐与《福建市舶提举司志》:明代市舶司历史书写的个案探究.docx
- 高带宽延时网络下拥塞控制协议的深度剖析与创新研究.docx
- 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开槽卸压及参数优化: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高度近视对糖尿病患者玻璃体中VEGF和EPO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探究.docx
- 高强冷弯薄壁型钢墙架结构受剪性能的多维度探究与解析.docx
- 高心率患者双源CT Flash Spiral模式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与效能探究.docx
- 高性能伺服装置负载惯量辨识方法:理论、实践与创新.docx
- 高性能励磁控制器的关键技术与应用进展研究.docx
- 高技术企业共生与基因重组:理论、实践与协同发展探究.docx
最近下载
- HP打印机5100代码5200代码.doc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德溪街道中心校(毕节市七星关区第五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24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实验学校教师“跨校竞聘”6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机拖动与电气控制 第2版 教案全套 葛芸萍 第1--7章 变压器 ---典型机床电气控制.docx
- 汇川变频器MD320手册.pdf VIP
- 2025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碧阳街道中心校(毕节二十二小)教师“跨校竞聘”3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班主任技能竞赛试题 (2).doc VIP
- 吡啶喹唑啉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设计方案.pdf VIP
- 培训资料-子宫内膜增生.ppt VIP
- 2025广东惠州市生态环境局博罗分局和博罗县污染防治攻坚战总指挥部办公室招聘编外人员38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