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锻造半钢轧辊技术条件》
编制说明(征求意见阶段)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提出,经中国锻压协会标准委员会批准,列入
2025年团体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项目名称为《锻造半钢轧辊技术条件》,项目编号为
TBJH/CCMI002-2025。
本标准主编单位为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为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
能源重大装备材料研发中心、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东北大学。
1.2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作的工作
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姣、曹明、白兴红、胡建东、赵凯兵、刘洋、王新、王大鹏、赵
席春、聂义宏、金嘉瑜、赵德利、彭辉、李琳琳。
起草人李姣、曹明、白兴红、胡建东、王大鹏、聂义宏来自天津重型装备工程研究有限
公司,负责基础研究和模拟实验、数值模拟、试验件生产及解剖分析检测等,并制定产品制
造过程中的各项热加工工艺参数、制造过程工艺控制和实施、产品工艺把关、项目指导等各
项技术工作。
赵凯兵、刘洋、王新、赵席春、金嘉瑜、赵德利来自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负责
生产、加工、检测工序的过程保障、质量评判、项目指导等工作。
起草人彭辉来自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产品使用环境和工况提供产品性能指标要
求和无损探伤要求。
起草人李琳琳来自东北大学,作为轧制方面的技术专家,为轧辊各项性能指标和检测标
准提供合理建议。
1.3项目背景和意义
19/
锻造半钢因组织中存在大量的网状碳化物,同时又具有优于铸铁材料的高强韧性,被认
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同时兼备钢系强韧性和铁系耐磨性性能优点的工程技术材料,既可代替
一部分高合金钢又可代替一部分高合金铸铁。实践证明,它充分地发挥和挖掘了铁碳合金的
性能潜力和作用。微观组织由珠光体基体和大量游离碳化物组成,因游离碳化物含量高,阻
止了基体产生塑性流动,耐磨性较普通锻钢、铸钢轧辊高,减轻了辊面的褶皱。另经过锻造
加工,强度较铸铁轧辊显著提高。同时,由于半钢轧辊由表到里都是由均匀的珠光体基体与
碳化物组成,故在表面200mm范围内硬度差≤3HS,尤其适合开深孔槽的型钢轧辊。
因半钢材质可锻性差,给锻造生产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产品容易因表面或心部裂纹产生
报废,多年来国内仅一重企业可生产。近年来国内个别企业逐渐开始具备小吨位锻造半钢轧
辊的制造能力,但均无可执行的相关制造标准。通过本项目,将进一步明确锻造半钢轧辊的
制造标准,为标准化锻造半钢轧辊生产制造提供可遵循的依据,填补国标、行标、团标空白,
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加速锻造半钢轧辊的大规模应用,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中国一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发,助力宝钢条钢厂实现国产化替代,从此宝钢国内
独家采购一重锻造半钢产品,无第二家可生产的厂家。一重也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大批
量生产锻造半钢轧辊,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共生产锻造半钢轧辊300余支,产品供货宝钢、鞍
钢、首钢、太钢、武钢等国内各大钢厂,出口俄罗斯,规格涉及1780粗轧、1250精轧前架、
条钢线、型钢线、立辊等,最大净重23吨。产品在线使用性能优良,轧制稳定性较好,无
恶性事故发生。近期,中国一重成功研制了两支韩国东国制钢的大H型钢用开坯辊,净重
达29吨,涉及钢锭重70吨以上,并安全上机使用。一重成为国内最早、制造经验最成熟、
生产业绩最丰富的锻造半钢轧辊制造商,具备编写该标准的资格和条件。
1.4主要工作过程
1)起草阶段
制定组全面调研了国内外锻造半钢轧辊产品技术条件,同时对国内外锻造半钢轧辊的市
场需求进行了了解,同时也对比评价了该类产品各项检测数据,确定了标准主要内容。并通
29/
过中国锻压协会标准委员会提出制定标准的建议。
2025年3月11日立项申请通过后,按后续计划开展标准制定工作。
2)征求意见阶段
经过与参编企业多次讨论达成一致意见,标准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中国锻压协会,预
计2025年7月18日——2025年8月17日在中国锻压网官方网站、公众号,以及全国团体
标准信息平台公开征求意见。
3)送审阶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