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4 表现手法知识用法区分+读后感、观后感作文写作手法+记叙文常见可写题材-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VIP

专题24 表现手法知识用法区分+读后感、观后感作文写作手法+记叙文常见可写题材-2023年中考语文热点作文素材解读及运用.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表现手法知识用法区分+读后感、观后感作文写作手法+记叙文常

见可写题材

从广义上来讲,表现手法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语句组

织方式。又因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

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

渲染、烘托、衬托、对比的区别

一、用法的区分

、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从正面着笔。如:杜甫的《登高》,是五十

1:()

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

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

“”

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如:乐府诗

《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

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

进行直接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

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

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

“,,

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

”,,,

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

,

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如:无边落木萧萧下,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

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林中那种幽静宜

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

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

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总结:渲

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

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

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

“”“”

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

“”

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

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

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二、范畴区分渲染、烘托、衬托属

于写作手法,而对比既属于写作手法也属于修辞手法。

,

附:伏笔与铺垫的区别从目的和作用上看铺垫是衬托。作者尽管是在次要人物或

21,:

事件上下功夫其着眼点却是主要的人物或事件。伏笔是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咸老白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爱好分享,希望自己走过的弯路,别人不再走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