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5年安徽粮食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汾河是黄河的()大支流。
A.第一
B.第二
C.第三
D.第四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常识。黄河中国第二大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主要支流有汾河、渭河、无定河、洛河、洮河、湟水等,其中,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故本题选B。
2、近亲是指三代及三代以内有共同祖先的人群。如果他们之间通婚,就称为近亲结婚,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主要是()。
A.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B.产生交叉遗传
C.遗传病连代传递
D.出现返祖现象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正确,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人群中每个人约携带5-6种隐性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非近亲婚配时,由于夫妇俩人无血缘关系,相同的基因很少,他们所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不同,因而不易形成隐性致病基因的患者。而在近亲结婚时,夫妇两人具有血缘关系,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在子代相遇,从而使后代隐形遗传病的发病率升高。B项错误,交叉遗传与近亲结婚无关,交叉遗传是指男性患者的X连锁致病基因必然来自母亲,以后又必定传给女儿,使女儿成为致病基因的携带者。C项错误,遗传病连代传递是指随着血缘和家族的延续,疾病在一个家族及旁系中不断传递。D项错误,返祖现象是指有的生物体偶然出现了祖先的某些性状的遗传现象,与近亲结婚无关。故本题选A。
3、“孤篇盖全唐,一词压两宋”中的“孤篇”是指()。
A.《春思》
B.《春晓》
C.《春江花月夜》
D.《钱塘湖春行》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春思二首》是唐代诗人贾至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先点染出春草丛生、柳丝飘拂的生机盎然的画面,以写气图貌之笔传出了花枝披离、花气氤氲的浓春景象,后转写诗人纵然在美好的春光中仍然排遣不去的、与日俱长的愁恨。B项错误,《春晓》是唐代诗人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诗人抓住春天的早晨刚刚醒来时的一瞬间展开联想,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光的美好心情。C项正确,“孤篇盖全唐”是古人对《春江花月夜》的评价,清末学者王闿运评价其为“孤篇横绝,竟为大家”,近代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在《宫体诗的自赎》中称其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所以“孤篇”指的是《春江花月夜》。《春江花月夜》是唐代诗人张若虚创作的七言长篇歌行。此诗沿用陈隋乐府旧题,运用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以月为主体,以江为场景,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D项错误,《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故本题选C。
4、先秦时代,教育内容以“六艺”为主,下列不属于“六艺”的是()。
A.射
B.武
C.礼
D.御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的统称,起源于公元前1046年的周王朝,直至唐代随着科举制的产生而逐渐消亡。它是周王官学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出自《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本题为选非题,故本题选B。
5、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曾引用过的“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
A.《论语》
B.《韩非子》
C.《淮南子》
D.《资治通鉴》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本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B项错误,《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其学说的核心是以君主专制为基础的法、术、势结合思想,秉持进化论的历史观,主张极端的功利主义,认为人与人之间只有利害而没有仁爱,强调以法治国,以利用人,对秦汉以后中国封建社会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C项正确,《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该书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杂家作品。“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汜论训》中,意思是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D项错误,《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主要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期间的历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故本题选C。
6、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表现阳位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