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陶渊明诗文选录
选录篇目:
一、课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园田居》、《饮酒》(其五)
二、课外:《桃花源诗》、《归去来兮辞·序》、《归园田居》(其一)
一、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死后
亲友私谥“靖节先生”。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
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官。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
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
外祖父孟嘉出身名门,学识渊博,才思敏捷,潇洒儒雅,官至京城中郎、长史。外祖父家里藏书多,
给陶渊明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他不仅像当时一般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
且学了儒学《六经》和文、史及神话之类的“异书”,同时接受了儒学、道家两种思想影响,培养了“猛
者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两种不同的志趣。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遗风。学者逮钦立说:陶渊
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这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可以得到印证。陶渊明自称五柳先生,他在
《五柳先生传》中描述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还在《饮酒二十首
并序》(十四)诗云:“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由此可见他的读书、饮酒习惯跟外祖父确实如出一
辙。
他一生最喜欢的一个是美酒,一个是菊花。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
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士族
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作《归去
来兮辞》,自明本志。从此归隐田园,“躬耕自资”,直至63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生平简表】
年份年龄事件
365年出生
373年8岁父亲去世
377年12岁母亲去世
394年29岁出仕:祭酒、参军、县令
406年41岁弃官隐居归田
407年42岁作《归园田居》5首
417年52岁作《饮酒》20首
420年56岁作《桃花源记》
427年63岁去世
1
二、陶渊明作品风格
陶渊明长于诗文辞赋,诗多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其中的优秀作品寄寓着对官场与世
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其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但也有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等消
极思想。其艺术特色,兼有平淡于爽朗之胜,语言质朴自然,而又极为精炼,具有独特风格。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创者。在他的田园诗中,随处可见的是他对污浊现实的厌烦和对恬静的田园生活
的热爱。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称赞“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
如之京”。梁启超评价陶渊明时曾经说,“自然界是他爱恋的伴侣,常常对着他笑”。确如其言,陶渊明
在自然与哲理之间打开了一条通道,在生活的困苦与自然的旨趣之间达到了一种和解。连最平凡的农村生
活景象在他的笔下也显示出了一种无穷的意味深长的美。陶渊明的诗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语言,看似
质朴,实则奇丽。在平淡醇美的诗句中,蕴含着炽热的感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为中国诗坛开辟了新天地,
并直接影响到唐代田园诗派。
三、课内篇目
1.《桃花源记》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
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