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VIP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最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年山西省运城市单招(语文)测试题库

第一部分单选题(100题)

1、运用试管香蕉技术培育出香蕉品种的方法属于()。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

D.发酵工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科技。A项错误,基因工程是以分子遗传学为理论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的现代方法为手段,将不同来源的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DNA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以改变生物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B项正确,试管香蕉是利用香蕉生长点的组织进行组织培养,这个过程中不涉及香蕉基因的改变,只是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的组织培养。C项错误,酶工程是指工业上有目的的设置一定的反应器和反应条件,利用酶的催化功能,在一定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生产人类需要的产品。D项错误,发酵工程,是指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故本题选B。

2、下列诗词搭配正确的是()。

A.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C.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菊花》陶渊明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春夜喜雨》,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B项正确,该句出自南宋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此诗通过对杭州西湖美景的赞美,委婉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C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菊花》,此诗表达了诗人特殊的爱菊之情,赞美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D项错误,该句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此诗为送别诗,既表达朋友离别的愁绪,又展现诗人孤介傲岸的形象和光明磊落的品格。故本题选B。

3、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是()。

A.伤逝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藤野先生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伤逝》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5年创作的一部以爱情为题材反映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命运的短篇小说。小说以主人公涓生哀婉悲愤的内心独白的方式,讲述了他和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重重阻碍,追求婚姻自主建立起了一个温馨的家庭,但不久爱情归于失败,最终以一“伤”一“逝”结局。B项正确,《狂人日记》是1918年鲁迅先生所著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短篇白话小说,首次采用了“鲁迅”这个笔名,抨击出了社会中的人吃人制度,最早发表在1918年5月《新青年》杂志上。这篇文章也被收录在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当中。C项错误,《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中最著名的一篇,《阿Q正传》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落后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严重戕害的农民的典型。D项错误,《藤野先生》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文章记述了作者在留学日本仙台时,与他的老师藤野严九郎先生的来往过程中的几件事,赞扬藤野生活简朴,用心治学,关心学生,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精神,表达了对他的尊敬与怀念之情。故本题选B。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是指()。

A.月亮

B.姻缘

C.相思

D.离别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水调歌头》。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句子大意是: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婵娟”指嫦娥,文中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A项正确,B、C、D项错误。故本题选A。

5、“十四年抗战”认定抗战始于()年,那一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悍然拉开侵华大幕,而中国人民的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

A.1929

B.1930

C.1931

D.1932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人文历史。“十四年抗战”是指,中国抗日战争开始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结束于1945年日本签订投降书,经过了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历程。其中,以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为界,前6年是局部抗战时期,后8年是全国抗战时期。“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开始侵华的标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件是日本全面侵华的标志。故本题选C。

6、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主体、以()为主体民族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A.满族

B.回族

C.汉族

D.苗族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国情省情。A项错误,满族是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数第二多的民族,人口主要集中于辽宁、河北、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自治区、北京等省、自治区、直辖市。B项错误,回族是中国分布较广的

文档评论(0)

157****67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