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放炮作业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纪要.docx

煤矿井下放炮作业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纪要.docx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煤矿井下放炮作业

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原始记录

(新版标准化适用)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前言

煤矿井下放炮作业是煤矿开采中利用炸药爆破进行岩体破碎或煤体松动的重要工艺环节,主要用于掘进巷道、开采煤层或处理坚硬岩层等场景。该作业技术性强、危险性高,需严格遵守安全规程和操作规范。本次风险辨识旨在超前防范安全事故,提高矿井安全管理水平,做到防控关口前移,堵塞漏洞,遏制各类意外事件发生。

煤矿井下放炮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会议纪要

根据《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指南》、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制度。XXXX年XX月XX日,公司在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井下放炮作业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会议,分管负责人、专业副总工、专业技术人员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了会议。形成了如下会议纪要:

时间:XXXX年XX月XX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XXX

会议流程:

1.主持人对本次专项辨识评估背景及评估重点进行安排布置

2.分管负责人对本次专项辨识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同时,提出专项辨识相关要求

3.各部门参会人员有序进行发言

4.辨识结果应用

5.参会人员签字

会议内容:

一、主持人()对本次专项辨识评估背景及评估重点进行安排布置

根据我单位现在的生产需要,XX区域需进行放炮作业,该区域位于XXX,现场条件(结合矿井实际进行描述)。

本次专项辨识针对于作业现场的不安全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原因及管理上的缺陷),重点对瓦斯、水、火、煤尘、顶板及提升运输系统等容易导致群死群伤事故的危害因素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

二、分管负责人()对本次专项辨识工作任务进行分工,同时,提出专项辨识相关要求

1.成立专项辨识评估工作小组

组长:XXX副组长:XXX

成员:分管副总、职能部室负责人,专业技术员等。

2.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小组职责:

(1)收集与本次放炮作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2)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工作。

(3)制定动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并转化应用。

(4)补充年度风险清单及管控方案。

3.本次专项辨识旨在切实提高矿井风险管理水平,有效把控危险作业各类风险及危害因素,所有参与本次专项辨识评估人员,均应当从自身专业出发认真分析,积极发言,综合考量该危险作业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有专业性指导意见且可执行的管控措施。施工单位及时依据本次专项辨识评估结果,完善措施的编写,同时利用班前会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学习,熟练掌握风险管控措施。公司、工区跟班领导、安监员,要全过程跟踪,确保作业过程中按章操作,管控措施有效落地。

三、风险辨识评估阶段

主持人():依据会前安排,依次宣布由技术部、地测部、通防部、调度室等相关部门对本次作业区域地质条件、风险管控、现场物资、施工器具等基础信息共享,施工单位对拟作业区域施工措施进行现场公布。

技术部:……

地测部:……

通防部:……

安全部:……

调度室:……

…………

主持人():下面请各部门参会人员按就座顺序有序进行发言,指出风险类型,并阐明危害因素。

发言者A:爆破产生的火花、高温或冲击波可能引燃井下积聚的瓦斯(甲烷),当瓦斯浓度达到5%-16%的爆炸极限时,极易引发灾难性爆炸。

发言者B:爆破震动扬起悬浮煤尘(浓度达45-2000g/m3),遇火源即爆炸,且爆炸波可能引发二次灾害。

发言者C:炮孔堵塞材料(如炮泥)不足或密实度不够,导致碎石高速飞溅,威胁人员及设备。

发言者D:因炸药受潮、雷管失效或网络连接错误,可能产生未爆药包,后续处理时易引发意外爆炸。

发言者E:爆破震动削弱顶板稳定性,尤其在裂隙发育区域易诱发冒顶或片帮。

发言者F:在深部开采或构造带实施爆破,可能打破地应力平衡,触发冲击地压。

发言者G:爆破产生一氧化碳(CO)、氮氧化物(NOx)等剧毒气体,通风不畅时浓度超标,短时暴露可致窒息或死亡。

发言者H:局部通风机停转、风筒破损或风量不足,导致有毒气体滞留作业面。

发言者I:炸药雷管受潮、过期或存储不当,引发早爆、拒爆;违规使用非矿用炸药;雷管与炸药混运、起爆器未闭锁等操作失误。

发言者J:未执行“三人连锁爆破”(爆破工、班组长、瓦斯检查员共同确认);警戒范围不足、未清点人员即起爆;反向装药、裸露爆破等违规操作。

发言者K:爆破揭露隐伏水体或导通老空区积水,引发突水。

发言者L:炸药潮解导致性能不稳定;井下高温环境增加自燃风险。

发言者M:未落实爆破设计参数(如孔深、装药量)、未定期培训考核作业人员。

发言者N:无针对性应急预案,逃生通道堵塞或自救器配备不足。

发言者O:装药量计算失误可能导致超量装药。

发言者P:起爆网络设计缺陷可能引发早爆或拒爆,毫秒延期雷管段别错接会造成爆破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粉黛婼饰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V_happk521楼主专做煤矿双体系建设各类风险辨识,欢迎留言沟通交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