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神道碑的加固纠偏技术研究.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神道碑于东汉时期形成,且之后各朝代有不同的立碑制度。孙祥宽对明中都皇陵神道碑进行研究,对明皇陵神道碑建造始末、形制称谓、含义及价值进行了详细分析;李玮等对清代某神道碑的修复进行研究,对修复工作的病害梳理分类、无损检测、清洗脱盐及锚杆修复等技术环节进行研究;孙春瑶对石碑保护的方案进行研究,主要以增设碑亭的方式实现长久的保护形式;淳庆等通过对某石碑的结构分析提出增设隔振支座的方式预防石碑开裂或压溃情况发生。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神道碑的研究主要偏重于考古、历史、形制及制度的研究,对神道碑的科学保护技术研究甚少,当前石碑的保护技术研究则主要集中于化学技术或材料技术保护。

针对神道碑的倾斜问题,通过现状评估和结构分析,采用结构纠偏及地基加固的措施对神道碑进行科学保护,该保护技术可为神道碑出现类似问题的保护提供借鉴。

1?神道碑倾斜现状及其安全评估

该神道碑南北对立,两碑均坐东朝西,北碑通高5.10?m、碑高2.89?m、宽1.14?m、厚0.31?m。南碑通高5.08?m、碑高2.86?m、宽1.14?m、厚0.31?m。

宋晟及宋朝用墓前神道碑现已经出现碑体倾斜、表面风化裂隙、人为涂鸦刻划等问题,其中以碑身倾斜的问题最为严重。

为详细勘测神道碑几何尺寸信息和倾斜变形情况,运用三维扫描技术测量两座神道碑,同时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7]对碑身进行倾斜现状下的静力分析与动力分析。

1.1?倾斜变形现状

采用三维扫描仪对两座神道碑的几何尺寸和倾斜变形情况进行精细测绘,宋晟墓神道碑三维扫描云图如图1所示。经检测,宋晟神道碑向东倾斜8?‰,南北方向倾斜0?‰,宋朝用神道碑向东倾斜73?‰,向北倾斜8?‰。

图1?宋晟墓神道碑三维扫描云图

(a)西立面;(b)北立面;(c)西立面;(d)北立面

1.2?结构安全评估

两座神道碑的材质均为石灰岩,根据测绘数据和相关文献资料,并按偏保守的原则取值,石灰岩的密度取2?660?kg/m3,静弹性模量取30?GPa,抗压强度取60?MPa,取石灰岩抗拉强度为其抗压强度的1/60,即l?MPa,泊松比取0.2,永久荷载为自重。采用商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实体模型并划分单元,有限元网格约1.86万个单元如图2所示。为研究初始倾斜对结构的影响,对模型进行了自重及初始倾斜的静力分析,其中初始倾斜为现场测绘的实际倾斜情况。南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对多遇地震、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分析,阻尼比取0.05。

图2?神道碑有限元模型

(a)宋晟墓神道碑;(b)宋朝用墓神道碑

1.2.1?宋晟墓神道碑安全分析

宋晟墓神道碑的静力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宋晟墓神道碑最大受拉主应力为0.29?MPa,未超过限值1?MPa;最大受压主应力为20.46?MPa,未超过限值60?MPa。

图3?宋晟墓神道碑静力分析

(a)总位移云图;(b)最大主应力云图

宋晟墓神道碑的模态分析如图4所示,宋晟墓神道碑的第一阶模态频率为10.812?Hz的水平向振动,第二阶模态频率为31.538?Hz的水平向振动,第三阶模态频率为64.691?Hz的竖向扭转振动,前三阶振型并未出现高阶的扭振等复杂振型,顶部的石碑振幅较大,玄龟基座的振幅较小。

图4?宋晟墓神道碑模态分析

(a)第一阶振型;(b)第二阶振型;(c)第三阶振型

通过对宋晟墓神道碑的地震响应分析可知,在多遇地震作用下,宋晟墓神道碑最大位移出现在顶部,为22.65?mm,最大应力出现在石碑和玄龟榫卯交界处,为34.60?MPa,最大位移和最大等效应力均未超过限值,结构在多遇地震下不会发生破坏;在设防地震作用下,宋晟墓神道碑最大位移出现在顶部,为64.18?mm,最大应力出现在石碑和玄龟榫卯交界处,为98.16?MPa,最大位移和最大等效应力均超过限值,结构在设防地震下会发生破坏;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宋晟墓神道碑最大位移出现在顶部,为141.93?mm,最大应力出现在石碑和玄龟榫卯交界处,为216.80?MPa,最大位移与最大等效应力均超过限值,结构在罕遇地震下会发生破坏。

1.2.2?宋朝用墓神道碑安全分析

宋朝用墓神道碑的静力分析如图5所示,宋朝用墓神道碑最大受拉主应力为2.80?MPa,超过限值1?MPa;最大受压主应力为60.45?MPa,超过限值60?MPa。

图5?宋朝用墓神道碑静力分析

(a)总位移云图;(b)最大主应力云图

宋朝用墓神道碑的模态分析如图6所示,宋朝用墓神道碑的第一阶模态频率为10.8?Hz的水平向振动,第二阶模态频率为31.191?Hz的水平向振动,第三阶模态频率为65.127?Hz的竖向扭转振动,前三阶振型并没有出现高阶的扭振等复杂振型,顶部的石碑振幅较大,玄龟基座的振幅较小。

图6?宋朝用墓神道碑模态分析

文档评论(0)

骑车的华立鲨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二级建造师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05日上传了二级建造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