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实验学校2026届生物高二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实验1)与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实验2)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1和实验2都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将DNA和蛋白质彻底分开
B.实验1的培养基中最先出现的S型细菌应来自R型细菌的转化
C.实验1和实验2的设计思路一致,结论都是DNA是遗传物质
D.实验2中搅拌不充分对两组实验结果(放射性分布)的影响不同
2.下列有关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和体液中的杀菌物质组成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B.抗原侵入人体后可引起淋巴细胞增殖
C.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降低会引发恶性肿瘤
D.唾液中的溶酶体能杀死外来的病原微生物
3.甲、乙、丙、丁4个系谱图依次反映了a、b、c、d四种遗传病的发病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那么,根据系谱图判断,可排除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决定的遗传病是()
A.a B.b C.c D.d
4.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操作前要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
B.划线操作应在火焰上进行
C.在5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
D.在12345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
5.人体的下列生理过程,一般在内环境中完成的是()
A.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B.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C.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 D.血浆pH调节过程
6.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终产物是
A.H2O B.CO2 C.酒精 D.乳酸
7.新型冠状病毒可通过表面的刺突糖蛋白(由S基因控制合成)与人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的ACE2受体结合,侵入人体,引起肺炎。研究发现,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也是一种包膜病毒,一共包含15处突变,有6处突变发生在刺突糖蛋白上,这些突变的综合效应使病毒能部分避开一些中和抗体,造成免疫逃逸,传染性增强,并且很容易通过空气传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唯一的可遗传变异来源
B.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病毒侵入人体后,在内环境中不会发生增殖
C.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致死率下降、传染性增强是病毒与宿主相互选择的结果
D.控制刺突蛋白S的全部基因,构成了新冠变异病毒德尔塔毒株的基因库
8.(10分)下列各组生物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猫的长毛与鼠的黑毛 B.果蝇的红眼和果蝇的残翅
C.豌豆的高茎和豌豆的矮茎 D.小麦的抗病和小麦的早熟
二、非选择题
9.(10分)为探究“萌发的玉米种子中生长素的含量”,取大小相同、数量相等的琼脂块分别浸入6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萌发种子提取液(待测样液)中12小时,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玉米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如图),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回答问题。
分组
待测样液
生长素溶液浓度(mmol/L)
0
0.4
0.8
1.2
1.6
2.0
α角/度
15
0
7
15
22.5
24
15
(1)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浓度为1.6mmol/L的结果相比,浓度为2.0mmol/L的溶液α形成的角度变小,这说明了_____,由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表可知,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如浓度0.8mmol/L和浓度2.0mmol/L)形成相同的α角,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
(4)为确定待测样液中的生长素浓度是0.8mmol/L还是2.0mmol/L,请根据上述实验原理及方法,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
10.(14分)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四种体液,①②表示有关的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体液是______________,经过循环它由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C中。B、C的成分相近,两者最主要的差别是_______________。
(2)C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如果②代表O2,由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6届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泰和县第二中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江西省南昌市外国语学校、南昌一中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第一中学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山东省滕州市第一中学2026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深圳中学2026届数学高一上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天津市南开中学2026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广东省珠海市珠海二中、斗门一中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大连市第九中学2026届高一上数学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第二中学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吉林省五地六市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北京市牛栏山一中生物高二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甘肃省白银市靖远第一中学数学高二上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山东省淄博市实验中学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安徽省泗县三中2026届生物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2026届江西省南昌市八一中学、洪都中学、麻丘中学等七校生物高二上期末含解析.doc
- 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中学2026届生物高三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太原师院附中2026届高一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 湖北省安陆第一中学2026届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doc
- 广西梧州市贺州市2026届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福建省南平市邵武市第四中学2026届语文高三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