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端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概念:微服务与DevOps的融合.docx

后端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概念:微服务与DevOps的融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PAGE1

后端微服务架构:微服务概念:微服务与DevOps的融合

1微服务基础概念

1.1微服务的定义与特性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设计模式,它提倡将单个应用程序开发为一组小型、独立的服务,每个服务运行在自己的进程中并使用轻量级通信机制(通常是HTTP资源API)进行通信。这些服务围绕业务功能构建,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

1.1.1特性

独立性:每个微服务都是独立的,可以独立部署、扩展和维护,这降低了服务间的耦合度。

技术多样性:微服务架构允许使用不同的编程语言、数据存储和工具,这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特定服务的技术栈。

可扩展性:由于微服务的独立性,可以根据需要单独扩展某个服务,而无需影响整个系统。

容错性:一个服务的故障不会影响到其他服务,提高了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CI/CD):微服务架构与DevOps文化紧密相连,支持快速、频繁的部署和更新。

1.2微服务与传统架构的对比

1.2.1传统架构(单体应用)

在传统的单体架构中,整个应用程序被构建为一个单一的单元,所有功能紧密耦合在一起。这意味着:

部署:整个应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部署,任何更改都需要重新部署整个应用。

扩展:如果应用的某一部分需要更多资源,整个应用都必须扩展。

维护:维护和调试变得复杂,因为所有功能都在同一个代码库中。

技术栈:整个应用通常使用相同的技术栈,限制了技术选择的灵活性。

1.2.2微服务架构

相比之下,微服务架构提供了以下优势:

部署:每个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允许快速迭代和更新。

扩展:可以根据需要独立扩展服务,优化资源使用。

维护:服务的独立性使得定位和修复问题更加容易。

技术栈:每个服务可以使用最适合其需求的技术栈,提高了灵活性和效率。

1.2.3示例:微服务与单体应用的代码对比

单体应用示例

#单体应用中的用户服务和订单服务

classUserService:

defget_user(self,user_id):

#从数据库中获取用户信息

pass

classOrderService:

defcreate_order(self,user_id,items):

#创建订单,可能需要调用UserService

pass

微服务架构示例

#用户服务微服务

#文件:user_service.py

importrequests

defget_user(user_id):

#调用用户服务API获取用户信息

response=requests.get(fhttp://user-service/users/{user_id})

returnresponse.json()

#订单服务微服务

#文件:order_service.py

importrequests

defcreate_order(user_id,items):

#获取用户信息

user_info=get_user(user_id)

#创建订单,使用用户信息

#调用订单服务API创建订单

response=requests.post(http://order-service/orders,json={user_id:user_id,items:items})

returnresponse.json()

在这个示例中,user_service.py和order_service.py代表了两个独立的微服务,它们通过HTTPAPI进行通信,而不是共享代码库或直接调用。这种分离使得每个服务可以独立部署和扩展,同时也简化了维护和调试过程。

通过上述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微服务架构如何通过服务的解耦和独立性,提供更灵活、可扩展和易于维护的解决方案。

2微服务架构设计

2.1服务划分的原则与策略

在微服务架构中,服务划分是关键的一步,它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团队的协作效率。服务划分的原则与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业务边界清晰:每个微服务应该围绕一个具体的业务功能构建,确保服务的职责单一,避免服务间的功能重叠。

数据隔离:每个微服务应拥有自己的数据库,确保数据的独立性和安全性,避免数据的耦合导致的复杂性。

技术栈独立:微服务可以使用最适合其业务需求的技术栈,这有助于技术的快速迭代和团队的专业化发展。

可独立部署:微服务应能够独立部署,不受其他服务的影响,这有助于快速迭代和故障隔离。

服务粒度适中:服务的粒度既不能太细也不能太粗,太细会导致服务数量过多,管理成本增加;太粗则可能违背职责单一原则。

2.1.1示

文档评论(0)

找工业软件教程找老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寻找教程;翻译教程;题库提供;教程发布;计算机技术答疑;行业分析报告提供;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