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读懂花的来信
连云港考生
世间万物有着自己的特性。我驻足在花店门口,一盆月季站在里面向我招手,那朵朵大如圆盘的花朵,粉嫩的脸庞,让人不忍心联想到它们的衰败。
我推开店门,抱着这盆月季走出来。
我回到家,妈妈观赏着我买的这盆月季问道:
“怎么有闲心养花了?”
“它在店里向我招手,我脑门一热就买了。”
“既然买了,就要让它的花期长一点儿哦。”
我漫不经心地点点头,拿出手机,开始在网上搜索怎样养月季。
喜湿喜阴凉,要多浇水,要给它松土……
我猛地起身,赶紧将我的月季从阳台上搬回房间,并给它浇了适量的水。
从此,月季仿佛成了我的朋友。我天天对着它碎碎念,将我的快乐、忧愁都讲给它听。
风动,月季的叶子轻颤了一下。
浇水,施肥,松土……
我几乎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
“嘀嘀”,我心情舒畅地起床,扫了一眼闹钟,不妙,怎么迟了?我手忙脚乱地洗漱、穿戴好,唯独忘了将房间的窗户关上。
大雨倾盆而下。我暗自庆幸,“我都把窗户关好了,月季在里面比我都安全,一点儿雨都不会淋到。”
我轻哼着歌,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房间。
随后我的心却被眼前的这一幕震撼到了。
月季全然没有往日的那般神采,它的土湿到底了。我的窗户大敞,雨水肆意灌人,而月季承受了这所有的一切。它的花瓣上出现了一条条细长的黄纹,它的面庞加速衰老。我抚过那一条条皱痕,往日的粉嫩艳丽仿佛仍在眼前。
我失去它了。
在我得到它的时候,它灿烂盛开;在我失去的时候,它疾速消亡,直至消失。
我想,我在买它的时候太容易了,又在它艰难的时候不见踪影。它将最美的时光献给了我,安慰我。
其实,得到和失去并不重要,而在于其中的过程。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迎难而上也好,退缩也罢,只是一段经历,只要尽力而为就好。
月季花的信,我想,我收到了。
点评
《读懂花的来信》,富有诗意的题目一下子便可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在自命题材料作文的开放空间中,作者没有拘泥于得失的因果逻辑,而是着力在得失之间的过程,将生命的哲思与得失的释然,借助一场与月季的际遇巧妙展开。文章用笔精细,情感丰富而真切。文中月季,因怜爱而得,花为挚友,可通情;因大意而失,花虽逝,却为师,可悟理。一文兼情理二字,情切却无执念,举起放下,通透自然,心野自宽。
一、拆解:文章的脉络与核心要素
情感线索:从“轻率拥有”到“痛失领悟”的蜕变
1.开篇以“月季招手”“脑门一热就买了”的轻率,勾勒出对“拥有”的随意态度,此时的月季是“一时兴起的装饰”,情感停留在表面的喜爱。
2.转折层:日常照料的“碎碎念”让月季成为“朋友”,但“忘记关窗”的疏忽导致大雨摧残,花瓣“黄纹”“皱痕”的细节,将“失去”的痛感具象化,从“漫不经心”到“心被震撼”,完成情感的第一次冲击。
3.升华层:从月季“灿烂盛开又疾速消亡”的过程,领悟“得到与失去不重要,过程与尽力才关键”,让“花的来信”超越植物本身,成为对“珍惜过程、接纳得失”的人生启示,完成从“痛失”到“领悟”的精神成长。
意象运用:以“月季”为核心的象征体系
1.月季:既是具体的花卉(盛开时的粉嫩、凋零时的黄纹),也是“生命隐喻”——盛开代表“美好与拥有”,凋零象征“失去与挫折”,而它的“来信”则是通过生命历程传递的哲理:珍惜当下、接纳无常。
2.雨水:作为“意外挫折”的符号,打破“精心照料”的安稳,让“失去”来得猝不及防,凸显“过程中疏忽”与“结果遗憾”的关联,强化“尽力而为”的主题。
结构设计:以“花的生命历程”为镜的闭环叙事
1.线索:“买花(拥有)—养花(相处)—失花(挫折)—悟花(领悟)”,如同一封“花的信”从投递到拆阅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以具体细节(浇水、碎碎念、黄纹)推动情感与认知的深化。
2.对比:“盛开时的艳丽”与“凋零时的憔悴”对比,“漫不经心的承诺”与“疏忽导致的失去”对比,让“过程的意义”在反差中凸显,结尾“收到花的信”呼应开篇,形成“拥有—失去—领悟”的完整闭环。
二、赏析:文字背后的巧思与力量
细节的痛感与温度
文中对“失花”的描写极具冲击力:“土湿到底了”“花瓣上的黄纹”“面庞加速衰老”,用视觉细节还原月季的凋零,让“失去”不再是抽象的情绪,而是可触摸的“皱痕”与“枯萎”。而“往日的粉嫩艳丽仿佛仍在眼前”的回忆,更添一层物是人非的怅然,这种“细节里的痛感”为后续的“领悟”铺垫了真实的情感基础。
“花的来信”的隐喻智慧
标题“读懂花的来信”是全文的灵魂。月季不会真的写信,但它的“盛开”是热情的问候,“凋零”是沉重的提醒,“从盛到衰的过程”则是无声的教诲。作者将“花的生命历程”转化为“来信”,让“领悟”有了浪漫而深刻的载体——不是说教式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