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来之不易教学课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已经知道,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全世界人民都在渴望和平、争取和平你知道吗?人们建立了许多国际性的组织。“红十字”标志红十字标志,是红十字会开展人道主义活动的标志,是红十字运动的象征,体现着当今世界的人道与同情。它的存在和正确使用,对于执行人道主义保护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联合国国旗联合国的正式徽记是一个从北极看上去的世界图,周围用一个橄榄枝圆环围绕着的图案。联合国旗帜的底色为浅蓝色,正中的图案是一个白色的联合国徽记。橄榄枝象征世界和平和安全,环绕着地球象征联合国的宗旨和维护团结。奥运五环旗奥林匹克五环标志由5个奥林匹克环从左至右套接而成,1979年6月,国际奥委会正式宣布了会旗和五环的含义:《根据奥林匹克宪章》,奥林匹克旗帜和5个圆环的含义是:象征五大洲的团结以及全世界运动员以公正、坦率的比赛和友好的精神在奥运会上相见。热爱和平、维护和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任命向往和平,讴歌和平。许多善良的人们为了争取和平,制止战争,奋斗了一生,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认识这位伟人吗?讲讲她的故事!思考:毕加索与和平鸽《和平鸽》这幅画反映了毕加索的什么情感是根据有关联合国决议建立的一支跨国界的特种部队,成立于1956年苏伊士危机之际。它受联合国大会或安全理事会的委派,活跃于国际上有冲突的地区。维和部队士兵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蓝色贝雷帽,上有联合国英文缩写“UN”,臂章缀有“地球与橄榄枝”图案。凡参加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的人员,必须被送到设于北欧4国的训练中心接受特种训练,以熟悉维和部队的职能、宗旨、任务和进行特种军事训练。联合国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时跟各国特种部队不同,它必须公开自己的存在,必须行进在最引人注目的公路、广场、热闹地段等公开场合。

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你都知道哪些维和行动呢?维护和平人人有责维和战士的风采给我们什么启示?我们应该向维和战士们学些什么呢?2.把你最想对维和战士或是全世界人民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寄托你的和平心愿吧!3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么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首古诗!新课导入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访问隐居在山中的人aa5作者简介贾岛,范阳(今北京近)人,唐代诗人。早年出家为僧,后还俗。还俗后,参加进士考试。由于出身卑微,未被录取,便作诗讽刺挖苦科举考试,被当时人称为举场的“十恶”。贾岛作诗,又以苦思苦吟著称,善于反复推敲,常为推敲诗中的字眼而茶饭不思,是中唐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他所写的诗歌缺乏社会内容,情调凄苦,间有清新之作,著有《长江集》。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满怀期望)(感到失望)(有了希望)(无可奈何)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句话中童子面对诗人的追问,只好指点:师傅入山采药,只会在这座山中,圈定了一个大体范围,至于具体所在,他也回答不上来。什么原因?山高林密,云雾缭绕,谁又能确定他的采药处所呢?这样写,既切合题意,又切合“隐者”常常遁入山林、不与常人往来的特点。童子的回答委婉得体,我们可以推想寻访隐者的诗人此时寻友不遇,顿生惆怅之情。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aa5作者简介袁枚,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乾隆四年(1739)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十三年辞官,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市),筑室小仓山隋氏废园,改名随园,世称随园先生。从此不再出仕。从事诗文著述,广交四方文士。晚年自号仓山居士。著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字词理解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意欲:想要。捕:捉。鸣蝉:鸣叫的蝉。8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清袁枚作业布置1、试述《寻隐者不遇》所描绘的意境。2、试述《所见》所描绘的意境。要求:以上两题任选一题完成,字数不少于400字。写在小作本上。8

文档评论(0)

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123456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