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北民歌
制作人:20高旅11班尹莹莹
指导教师:王莹莹
陕北民歌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黄土高原上的各类民间歌曲的统称。作为陕北历史上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长期融合的产物,陕北民歌形成时间较早,如民歌信天游即产生于周代中期,至汉代稳定成形,成为中国古老的民歌形式之一。
陕北民歌品类丰富,主要包括信天游、山曲、爬山调、船工号子、大秧歌调、旱船曲、酒曲、二人台、榆林小曲、清涧道情、传统小调及众多风俗歌曲等共两万七千余首。
陕北民歌直接产生于日常的生产生活之中与当地人的语音腔调、地域性格、生存环境、生活情感等联系紧密。它高亢粗犷、质朴率真而又委婉悠扬,展现出黄土高原独具的地域风格特点,既不同于关中、中原一带的民歌,又与草原民歌有所区别,像陕北民歌代表性的品种信天游“双句式、上下结构”的音乐形式就与其他地方的民歌形式截然不同。
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陕北民歌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陕北革命历史民歌直接反映了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组合起来可以成为一部完整的革命史诗。
陕北民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研究价值,其代表性曲《东方红》、《兰花花》、《三十里铺》、《赶牲灵》等传遍大江南北,被大量改编移植,在新中国音乐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谢谢观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