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自律班会评语
那天下午的第三节课,教室后排的黑板报还留着上周“青春不散场”的粉笔字,但讲台前已经摆好了“自律,让我们更自由”的红色横幅,阳光透过窗户斜斜地照在课桌上,粉笔灰在光柱里飘,有点像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小情绪——毕竟“自律”这两个字,听着就有点严肃,对吧?班长小李站在讲台上调试麦克风,试音时清了清嗓子:“咳咳,今天的班会,我们不谈成绩,聊聊怎么让自己‘管得住自己’。”底下立刻有人小声嘀咕:“管得住自己?我连明天早上几点起都管不住。”大家哄笑起来,我也跟着笑,心里却有点发虚——可不嘛,我就是那个每天定七八个闹钟,最后还是踩着早读铃冲进教室的“踩点专业户”。
班会正式开始时,班主任陈老师没说话,先放了段短视频。画面里是我们班上周的监控片段:早自习时,有的同学埋头刷题,有的同学偷偷转笔看窗外;午休时间,有人趴在桌上补觉,有人聚在走廊聊天,还有人拿着手机躲在楼梯间打游戏。视频放完,教室突然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蝉鸣。陈老师这才开口:“你们看,同样的24小时,有人用它铺台阶,有人用它踩水坑。自律不是别人逼你,是你自己想不想给自己铺台阶。”这句话像颗小石子,在我心里荡开圈涟漪——原来我每天抱怨“没时间背单词”,其实是把时间都扔进了“踩水坑”里啊。
接着是分组讨论,我们组四个人围在教室角落,小王掏出笔记本,边写边说:“我觉得自律就是……比如我哥,他考研的时候,每天早上6点起,晚上10点睡,中间除了吃饭就是学习,手机都交给我嫂子保管。”我忍不住插了句:“那也太惨了吧?一点玩的时间都没有?”旁边的小林推了推眼镜:“不一定哦,我表姐说她高中时每天放学留20分钟整理笔记,刚开始觉得麻烦,后来发现作业正确率提高了,反而有更多时间看喜欢的小说。”我们争了半天,最后在纸上画了个歪歪扭扭的公式:自律=明确目标+小步坚持+拒绝借口。现在回头看,当时这个公式虽然简单,却歪打正着说到了点子上——后来我才明白,自律不是“一口气吃成胖子”,是把大目标拆成小习惯,一点一点啃。
最让我印象深的是“自律小故事”分享环节。平时总被老师夸“学霸”的小张,站起来时脸都红了:“其实我以前数学特别差,后来每天晚自习前花15分钟做一道错题,刚开始经常做不出来,急得掉眼泪,现在……这次月考数学终于上了90分。”她说到“掉眼泪”时,声音都有点抖,我突然鼻子一酸——原来那些看起来“轻松”的优秀,背后都是咬着牙的坚持啊。轮到我分享时,我紧张得手心冒汗,结结巴巴地说:“我……我总是忍不住睡前刷短视频,明明知道该早睡,却控制不住,结果第二天上课打瞌睡……”话没说完,全班都笑了,陈老师却拍了拍手:“能说出自己的‘小毛病’,就是自律的第一步。”那天我才敢承认,原来我不是“管不住自己”,是连“承认自己需要管”的勇气都没有。
班会快结束时,陈老师让我们每个人写一张“自律小卡片”,写下自己接下来想坚持的一个小习惯。我咬着笔想了半天,写下“每天睡前把手机放在客厅充电,早上起床后读10分钟英语”。写完后,我偷偷看了眼同桌小李的卡片,上面写着“每天课间做5道数学口算题”,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一股认真劲儿。现在那张卡片还贴在我书桌前,边角都卷了,却成了我每天睡前的“打卡器”——刚开始真的很难,有好几次都想下床拿手机,后来就用看几页书代替,慢慢也就习惯了。
班会结束后,班里真的悄悄变了。早自习时,聊天的人少了,读书声大了;午休时,有人主动在教室后排刷题,还有人组织了“单词打卡小组”。我自己呢?坚持了两周后,早上读英语居然不觉得困了,月考英语阅读还多对了两道题。有天课间,小王凑过来跟我说:“哎,你发现没?现在晚上写作业居然不用熬夜了,以前磨磨蹭蹭到11点,现在9点半就能写完,还能看会儿球赛呢!”我笑着点头,心里却在想:原来陈老师说的“自律让我们更自由”是真的——以前总觉得“自由”就是想干嘛干嘛,现在才明白,真正的自由,是你能控制自己的时间,而不是被时间追着跑。
前几天整理书包时,翻到班会那天的笔记本,上面记着陈老师最后说的话:“自律就像种一棵树,你每天浇水施肥,可能看不到它长高,但根会悄悄往下扎。等哪天狂风来了,别人的树倒了,你的树还站着,这就是自律的意义。”现在再读这句话,突然觉得特别亲切。那次班会像一盏小灯,照清了我以前浑浑噩噩的状态,也让我明白:所谓“自律”,不是别人眼里的“优秀标签”,是自己给自己的底气——当你能管住自己的手、自己的嘴、自己的心,就会发现,原来自己也能成为那个“让别人佩服”的人。
其实啊,自律这东西,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就像我们班现在,每天早上有人主动擦黑板,有人提前5分钟预习,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都是那天班会埋下的种子,慢慢发了芽。我想,多年以后,我们可能会忘记那次班会的具体流程,但一定会记得:曾经有一天,我们在教室里一起讨论“怎么成为更好的自己”,一起写下那张歪歪扭扭的“自律小卡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