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PAGE页码页码/NUMPAGES总页数总页数
六年级苏教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点知识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练习。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将下面的文言词语与其现代汉语的意思用线连起来。
曰?有人?弗?不能
或?于是?子?集市
遂?我?何如?您
吾?说?市?怎么样
[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至之市而忘操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何不试之以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宁信度,无自信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你说说《自相矛盾》与《郑人买履》的寓意。
《自相矛盾》寓意:__________________
《郑人买履》寓意: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言文《鹿亦有智》,完成练习。
博山①李氏者,以伐薪②为生。一日,于山坳得一鹿仔③,携家喂养。鹿稍长,甚驯,见人则呦呦鸣。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时值秋祭④,例用鹿。官府督猎者急,限期送上,然旬日间无所获,乃向李氏求之,李氏不与。猎者固⑤请,李氏迟疑曰:“待吾虑之。”是夜鹿去,遂不归。李氏深悔之。
注:①博山:古地名。②伐薪:砍柴。③仔:同“崽”。④秋祭:官府在秋季举行的祭天地的仪式。⑤固:坚持。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其家户外皆山?__________?(2)时值秋祭?__________
(3)李氏不与?____________(4)鹿稍长?______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家户外皆山,鹿出,至暮必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夜鹿去,遂不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鹿的“智”具体体现在哪里?请用文中原句回答。(写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说“李氏深悔之”,李氏到底“悔”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则小故事给你怎样的思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的古文,完成各题。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______!”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______!”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正确选择下列词语,将大写字母填写在横线上。
A.太山B.流水
[2]哪句能够证明伯牙“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在古文中用“___”画下来。
[3]人们把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知音”,常用“_____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
桃园结义
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国,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次日,于桃国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思,天人共我!”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
[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
共同合作,互相帮助。(_______)?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______)
[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