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VIP

精品解析: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1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和

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用2B铅笔将考生号、座位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

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郭沫若在《屈原》中将婵娟骂宋玉的“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语句

瞬间生动有力。“你是什么”是平淡叙述,“你这什么”则饱含强烈情感。但他将“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

成“你这革命家的风度”却显不妥,因为“你这”式表达多用于宣泄厌恶,不适用于赞美语境。

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咬文嚼字表面上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

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史记》中“李广见草中石以为

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复射,终不能入石矣”本是一段好文章,王若虚在《史记辨惑》里

说它“凡多三石字”,当改为“以为虎而射之,没镞,既知其为石,因更复射,终不能入”,或改为“尝

见草中有虎,射之,没镞,视之,石也”。表面上似乎改得简洁些,实则远不如原文。原文“视之,石也”

,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而“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后便觉索然无味。

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顺畅或是漂亮。其实更动文字

就同时更动思想情感。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

字改为“敲”字。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显得鲁莽一点,但是表示寺里只有他

孤零零的一个和尚,“敲”就显得拘礼些,仿佛是乘月夜访友。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

“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有声。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

第1页/共11页

只有他自己知道。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

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

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也有联想的意义。比如“烟”

直指的意义,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而联想的意义可以联想到燃烧弹、庙里焚香等种种境界。直

指的意义载在字典,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直指的

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不易控制,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

意义含糊甚至支离。

善用联想意义可以产生点铁成金的效果。比如说苏东坡“惠山烹小龙团”诗的“独携天上小团月,来

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不通。

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妙处。这两句诗的

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约之中,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丰富,也来得含混有蕴藉。

联想意义也是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联想起于习惯,习惯喜欢走熟路,一人走过人人就都跟着走,越走

就越平滑俗滥。字被人用得太滥也是如此。从前作诗文的人都依《文料触机》《幼学琼林》之类书籍找词藻

典故。美人都是“柳腰桃面”“王嫱西施”,才子都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叙离别不外“柳岸灞桥”,

做买卖都有“端木遗风”,到用铅字排印书籍还是“杀青”。像这样滥用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就会引不

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韩愈谈做古文“惟陈言之务去”。这是一句最紧要的教训。语言跟着思维情感走,你不肯用俗滥的语

言自然也就不肯用俗滥的思想情感;你遇事就会朝深一层去想,你的文章也就是真正是“作”出来的,不

致落入下乘。

(摘编自朱光潜《咬文嚼字》)

材料二:

据我看,咬文嚼字十分必要。怎么咬文嚼字?就是拿到一个字细细地研究一下,这个字到底是什么意

思?哪些地方可以用?朱文叔先生在《深和浅》一文中,对“深”“浅”二字之详尽剖析,使我们得以窥

见字词背后丰富的内涵与多样用法。

然而,现在的字典、词典,有些词汇解释不太贴切。

文档评论(0)

麋鹿爱学习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法律职业资格证持证人

多年法律、教育从业工作,合同文书、考试真题资料分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2月20日上传了法律职业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