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1-
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2025年)的批复
一、总体原则与目标
1.1规划原则
(1)规划原则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促进济南市城市经济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为核心,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统一。
(2)规划原则强调以人为本,以服务市民出行需求为导向,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交通效率,改善市民出行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同时,注重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形成多模式、立体化的城市交通体系。
(3)规划原则要求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在大容量、高效率、低排放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功能区的协调发展。在规划过程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至最低。
1.2规划目标
(1)规划目标旨在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环保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通过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2)规划目标强调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市民出行时间成本,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同时,通过引导城市人口和产业合理布局,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3)规划目标要求加强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公共交通的衔接,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融合发展,形成多层次、多模式的公共交通体系。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确保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可靠和高效,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的出行服务。
1.3规划期限
(1)本规划期限为2025年,旨在明确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的时间节点和发展方向。在这一时期内,将根据济南市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2)规划期限内的建设重点将围绕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升城市交通系统的整体效能。具体包括:加快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和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全市的轨道交通网络;优化轨道交通线路布局,提高线路的连通性和便捷性;加强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交通体系。
(3)在规划期限内,将注重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确保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布局、人口分布、产业布局等相匹配。同时,将积极推进技术创新,提高轨道交通建设和管理水平,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高效和环保。此外,规划期限还将关注轨道交通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线网规划
2.1线网规模
(1)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线网规模预计将达到300公里,较第一期建设规划的150公里有显著增长。这一规模将覆盖济南市主要城区、新区以及周边区域,服务人口约1000万。
(2)根据规划,第二期建设将新增6条轨道交通线路,包括3条市区线路和3条市域线路。其中,市区线路将连接主城区与重要功能区,如高新区、南部城区等,市域线路则将延伸至周边县市,如章丘、济阳等,实现跨区域交通一体化。
(3)以规划中的R1线为例,该线路全长约35公里,设站24座,预计2025年开通运营。R1线的建设将有效缓解济南市区东西向的交通压力,提升市民出行效率。此外,规划中的S1线作为市域快线,全长约50公里,连接济南市区与章丘区,预计2025年实现通车,届时将进一步缩短两地间的时空距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2线网布局
(1)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中的线网布局以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升城市交通效率为核心,充分考虑城市发展方向和功能分区。规划中的线网布局将形成“一环多轴、网络化”的总体布局结构。
(2)“一环”即指以主城区为中心,构建环形轨道交通线网,串联起市区主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形成城市交通的骨干网络。而“多轴”则是指沿城市主要发展轴和交通走廊布局的轨道交通线路,如沿经十路、纬二路等城市主要道路规划的线路,旨在支撑城市东西南北向的发展。
(3)线网布局中,注重加强与城市功能区、居住区、产业区的衔接,形成多层次、多节点的轨道交通网络。例如,规划中的M2线将服务于济南东部新区,连接主城区与东部新区,支持新区的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同时,线网布局还充分考虑了城市历史文化和生态保护,将轨道交通线路巧妙地融入城市景观中,如沿老城区的轨道交通线路将注重与老城区风貌的协调,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
2.3线网结构
(1)济南市城市轨道交通第二期建设规划中的线网结构将采用混合型结构,结合了地铁、轻轨和市域快线等多种制式,以满足不同区域和人群的出行需求。其中,地铁线路主要服务于主城区,轻轨线路则连接主城区与周边区域,市域快线则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2)规划中的地铁线路预计将达到10条,总长度超过200公里,形成密集的市区轨道交通网络。例如,M1线作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2.4绝对值 课件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QGDW 11651.13-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3部分:穿墙套管.pdf VIP
- 电子商务客服教案课程.doc VIP
- 客服培训课程小游戏.pptx
- QGDW 11651.12—2017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2部分:母线及绝缘子.pdf VIP
- 中国食用油行业现状分析-小包装食用油市场潜力巨大
- 分散式风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定价策略与渠道价格管理8.doc VIP
- 透析患者高磷血症的控制37页PPT.pptx VIP
- QGDW 11651.10-2017 变电站设备验收规范-第10部分:干式电抗器.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