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穴位贴敷疗法对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探究
一、引言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支气管哮喘与慢性支气管炎均属于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症,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对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全球约有2.62亿患者,而我国20岁以上的哮喘患者已超过4570万。患者常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若病情控制不佳,还可能引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慢性支气管炎则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该疾病病程较长,且易反复发作,随着病情进展,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等,显著增加患者的痛苦和医疗负担。
目前,针对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药物治疗方面,支气管哮喘常用的药物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调节剂等,慢性支气管炎则主要使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等。然而,这些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长期使用药物可能导致多种副作用,如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口腔念珠菌感染、声音嘶哑等,抗生素的滥用还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而且,部分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佳,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尤其是对于一些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传统治疗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具有独特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优势。它依据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学说,将特定中药制成膏剂、散剂等剂型,贴敷于人体相应穴位,通过药物对穴位的刺激和药理作用,激发经络气血的运行,调节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疗法历史悠久,清代医家张璐发明的中药白芥子外涂治疗咳喘病的方法,被后世视为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支气管炎的经典方法沿用至今。穴位贴敷疗法具有副作用小、使用方便、患者依从性较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儿童、老年人以及对药物耐受性较差的患者。此外,穴位贴敷还可在疾病缓解期进行,起到预防疾病发作的作用,符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因此,深入研究穴位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有助于为这两种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另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医传统疗法,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为解决全球呼吸系统疾病问题贡献中医智慧和力量。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穴位贴敷疗法在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国内外学者从临床疗效、作用机制、穴位选择以及药物配方等多个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
在临床疗效研究方面,国内诸多研究成果彰显了穴位贴敷疗法的显著效果。李月梅、庄礼兴等学者将209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辨证贴药组与脱敏组,观察发现穴位敷贴后患者的白介素5(IL-5)及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含量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且辨证贴药组对IL-5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褚东宁等人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2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分为巴布膏组和对照组,结果显示巴布膏组的临控显效率达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33%;巴布膏组能明显改善肺功能,降低血中嗜酸粒细胞(EOS)及ECP的含量,且吸入丙酸倍氯米松、沙丁胺醇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无明显皮肤刺激和不良反应。在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研究中,王萍用白芥子、苏子、甘遂、细辛、红花共研成细末,调成膏状加少量生姜汁,敷于双侧肺俞、心俞、定喘、膏盲俞,治疗结果显示治愈54例,好转78例,无效18例。高海等将延胡索、白芥子、甘遂、细辛研成细粉,用生姜汁调和成糊状,选取双侧定喘、肺俞、膏肓、天突及膻中穴进行贴敷,127例患者中,显效33例(26.0%),有效及好转90例(70.9%),无效4例(3.1%),总有效率96.8%,且观察到病程短则疗效好。
国外对于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的研究相对较少,但也有部分学者关注到这一中医疗法的独特优势,并开展了相关探索。一些研究尝试将穴位贴敷与西方医学理论相结合,从神经调节、免疫调节等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例如,有研究认为穴位贴敷可能通过刺激穴位周围的神经末梢,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进而影响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和医学体系的差异,国外对穴位贴敷疗法的接受程度和研究深度仍有待提高。
在作用机制研究方面,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调节、神经调节以及对气道炎症的影响等方面。从免疫调节角度来看,穴位贴敷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如多项研究表明,穴位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磷酸化对FUNDC1介导线粒体自噬的分子调控机制解析.docx
- 磷酸肌酸在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应与机制探究.docx
- 磺酰磺隆免疫分析化学:方法构建与应用探索.docx
- 磺酰脲合成新路径探索与新型磺酰胺的创制研究.docx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多维审视与培育策略.docx
- 社会工作重塑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以修水县小A为镜鉴.docx
- 社会建构主义视域下高中外语教师信念影响因素的深度剖析.docx
-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北京市L中心心智障碍者支持性就业的困境与突破.docx
- 社会支持网络重构:武汉市汉阳区社区矫正对象就业困境与突破.docx
- 社会资本与行政文化的深度交融:关联、影响与共进策略.docx
- 穴位贴敷联合生物电反馈: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治疗新路径.docx
- 空心加压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负重时机的科学抉择与临床实效探究.docx
- 空心螺钉固定髂骨后部骨折:生物力学解析与临床实践探索.docx
- 空芯光子晶体光纤气体传感技术的关键问题与突破路径探究.docx
- 空间精密巡检机构末端位置误差分级补偿方法的深度探索与实践.docx
- 空间轴对称下基桩扭转波动测:理论深度剖析与实验精准验证.docx
- 穿心莲内酯联合长春新碱对肾母细胞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深度剖析.docx
- 穿龙薯蓣与黄姜薯蓣中皂甙提取、纯化及检测方法的优化与比较研究.docx
- 突破与创新:相对论重离子碰撞输运模拟中强子化算法的改进探索.docx
- 突破与创新:种子性状QTL作图新方法的探索与实践.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