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5年上海市春考: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7分)
甲文
听书是读书
①听书算不算读书?大多数人理解的读书是不出声地看书,因此听书不能算是读书。但是“读”原本是指照文字念出声,也有阅读的意思。按照工具书的解释,阅读是看(书、报等)并领会其内容。如果按照这个解释,“看”就只是一种方式,“领会内容”才是读的目的。如果这样的理解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听书同样也可以使听者达到领会内容的效果,听书自然也可以算是一种读书。
②远古时期,诗歌、神话都是依靠口耳才得以世代相传的。“口耳”何以“相传”呢?首先是耳听,听明白了,才在一次次转述中流传下来。
③我们人生阅读的第一本书往往是听来的。儿童不是从听睡前故事开启阅读之门的吗?当孩子听着父母捧读,扑闪着眼睛,一个劲儿地向父母追问时,那一刻读书就发生了。
④今天所谓的“听书”特指听有声书,这种书通常称作“有声读物”。有声读物发端于为盲人解决读书问题。有声读物满足了盲人了解知识、接触世界的渴望。
⑤随着技术发展,不仅有声读物越来越丰富,听书也逐渐呈现出不受时空限制的灵活性。地铁上时常可见戴着耳机神情专注的年轻人,也有人喜欢调节播放速度以便听到更多内容。
⑥不少听者坦言,富有表现力的朗读可以揭示书中更多微妙之处,甚至可以让一部平庸之作变得悦耳动听。也许这是看书所无法企及的视听“通感”的效果吧。
⑦由此可见,听书和看书虽然在方式上有很大不同,但并没有改变读的目的。听者也是名副其实的读者,听书当然可以算是读书。听书与看书并不完全是异曲同工,如果我们在读书过程中把二者结合起来,一定能相得益彰。心理学研究表明,运用听看结合的方式,可以加深对内容的记忆,记忆率高达65%,精确记忆有助于更充分地领会内容。
乙文
听书不是读书
①读书以看书为基本形式,“听”与“看”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因此,从字面上看,听书不算读书。若还是以“领会内容”为标准,听书仍然不算读书。
②看书的信息传递模式是“作者→作品→读者”,而听书则增加了朗读者环节,表现为“作者→作品→朗读者→读者”。这种模式以朗读者为媒介,重新诠释了作品内容,如对人物对话中喜怒哀乐的情绪表达,情节推进中轻重缓急的处理等,这些都会包含再创作的成分,其中难免有违作者本意。
③同样,也要审慎分析视听“通感”效果的问题。这种审美体验往往使听者在接收语音信息的同时,失去了咀嚼文本内容的机会。这样,听书就如同欣赏音乐作品,我们只会说听音乐,而不会说“读音乐”,这种情况下的听书就与读书没有关系了。若朗读者为机器,情况就更为糟糕,所谓“通感”也不会发生。
④汉字是表意文字,有时仅仅依靠语音无法理解其意义,如赵元任先生的“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这样的文字唯有看才能明了。有学者提出,汉语也是一种意合语言,词句的意义存在于特定语境中,仅仅靠听书未必能及时领会,甚至会全然脱离语境而理解错误。依此类推,朗读者也不能精确还原书中图片、表格等信息。
⑤再则,阅读学术专著,非看书不可。学术专著有关特定领域的系统知识,是作者经年累月的研究成果,需要阅读者专心致志地进行高强度的思维活动,做标签、梳理逻辑结构、记下灵感与思考等,这些都无法通过听书实现。虽然有人提出要培养“细听”能力,这种由“细看”推及“细听”的想法过于简单了。因为再细致的细听也难以胜任此类书籍的阅读,即便是盲人也要依靠盲文阅读。
⑥在特定语境中,读书还指学业学习。学业学习是正规学习,因此,以上谈及的听书不能支持学业学习。这样的听书当然不能算读书。
3.甲文“当孩子听着父母捧读,扑闪着眼睛,一个劲的向父母追问时,那一刻读书就发生了”中“读书就发生了”的依据是()(3分)
A.“父母捧读”,说明孩子听的是书。
B.“向父母追问”,说明孩子听懂了故事。
C.“扑闪着眼晴”,说明孩子对睡前故事感兴趣。
D.“孩子听着”,说明孩子在听故事。
4.乙文第⑤段中作者认为“即使再细致的精听也达不到精读的效果”的根本原因是()(3分)
A.缺少特定的语境,听着无法理解内容。
B.精听没法理解表格、图文这类非文字的信息。
C.读出来速度太快,人们没法同步进行高强度的思维活动。
D.精读的要求比精听要求的高得多。
5.乙文由“读书是严肃的”得出“听书不是正规学习”的隐含前提是()(3分)
A.以上谈及的听书灵活而不受时空限制。
B.以上谈及的听书无益于充分领会内容。
C.以上谈及的听书具有消遣、娱乐倾向。
D.以上谈及的听书适宜于个体自主学习。
6.若以“文字是文明社会产生的标志”为论据,乙文的论证将更为深刻。请分析理由。(3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合集(学生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卷合集含答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鉴赏(含答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古诗鉴赏(学生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积累运用(含答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积累运用(学生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含答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学生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一(含答案).docx
- 2017-2024年上海市秋季高考语文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一(学生版).docx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