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王勃静心赋原文全文
一、作者生平介绍
王勃(约650年—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且居四杰之首。其生平虽短暂(仅约27年),却充满传奇色彩,兼具才华与坎坷。
早年神童,仕途起步
王勃出身官宦世家,祖父王通是隋末著名学者,父亲王福畤曾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参军等职。受家庭熏陶,王勃自幼聪慧过人,6岁能写文章,9岁读《汉书》时便指出颜师古注本的错误,撰《指瑕》十卷,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
16岁时,王勃通过科举考试入仕,授朝散郎(从七品上),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官员之一。后经推荐任沛王府修撰,深得沛王李贤赏识,一时风光无两。
两次遭贬,命运多舛
第一次被贬:任沛王府修撰期间,王勃因戏作《檄英王鸡文》(一篇调侃英王李显斗鸡的文章),触怒唐高宗,被斥为“构煽诸王”,逐出沛王府,仕途首次受挫。
第二次遭贬:离开沛王府后,王勃漫游蜀地数年,后补虢州参军。任内因藏匿官奴曹达,事发后又因恐惧将其杀死,被判死罪,幸遇大赦(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免死,但官职被革,父亲王福畤也受牵连,被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县令。这一事件成为王勃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使其对仕途彻底失望。
南下探父,英年早逝
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望被贬的父亲,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恰逢都督阎伯屿重修滕王阁,设宴庆贺。王勃受邀赴宴,即席写下《滕王阁序》,技惊四座,成为千古绝唱。
同年,王勃在探望父亲后返回途中,渡南海时不幸溺水,惊悸而亡,年仅约27岁。短暂的一生就此落幕,却为中国文学留下了不朽的遗产。
二、主要作品梳理
王勃的作品以诗文见长,风格清新俊逸,突破了初唐宫廷诗的绮靡之风,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作品现存《王子安集》16卷,主要包括:
骈文代表作
《滕王阁序》:全文辞藻华丽、对仗工整,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名句流传千古,是中国骈文的巅峰之作。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的全称,因宴会上为饯别而作,故有此名。
诗歌代表作
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以开阔的意境突破了传统送别诗的悲戚,成为送别诗中的经典。
五绝《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借秋景抒发思乡之情,情景交融。
乐府诗《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语言清丽,充满生活气息,展现了初唐诗歌向盛唐过渡的风格。
其他作品
论说文:如《上吏部裴侍郎启》,议论时政,表达对人才选拔的看法,体现其政治见解。
志怪小说:如《滕王阁序》中提及的“豫章故郡”历史典故,其作品中常融入神话传说,增添浪漫色彩。
三、《静心赋》原文
王勃《静心赋》的创作背景并无明确的史料记载,因其未被收录于《全唐文》《王子安集》等权威典籍中,后世多认为这篇赋可能是后人托名王勃所作,或为仿其文风的拟作。
悠悠天地,攘攘尘世,心躁者比比,而静心者稀稀。夫静心者,能安于内而不为外扰。处喧嚣而守其宁静,临纷扰而持其淡泊。视名利如浮云,蔑荣辱若清风。于繁华中独辟宁静之隅,思无邪,念无杂,心归澄澈之境。可听风之细语,可观云之舒卷,可悟天地之妙理。在困境时亦能平心静气,不焦不躁,以沉稳之态应对艰难。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静心以养德,德厚而性纯;静心以明智,智达而思敏。能敛浮华之态,去骄奢之气,得平和之韵。观古今之贤达,皆以静心为基,修己达人。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从容于世间,行止有度,取舍有则。愿世人皆能悟静心之要,觅心灵之宁静,享人生之安然,得灵魂之升华。如此,则心宁而世和,意悠而情悦,实乃人生之大幸也。
四、《静心赋》原文及逐句解析
1、悠悠天地,攘攘尘世,心躁者比比,而静心者稀稀。
解析:开篇描绘出广阔无垠的天地间,尘世喧嚣纷扰,展现出一种宏大而繁杂的背景。在此情境下,指出心绪浮躁的人到处都是,而能够保持内心平静的人却寥寥无几,形成鲜明对比,突出静心者的难得,为全文奠定了讨论“静心”的基调。
2、夫静心者,能安于内而不为外扰。处喧嚣而守其宁静,临纷扰而持其淡泊。
解析:具体阐述静心者的特质,说明静心的人能够安于内心的平静,不会被外界的事物所干扰。即使身处喧嚣的环境中,也能坚守内心的宁静;面对纷繁杂乱的事务,也能保持淡泊的心态,强调了内心定力的重要性。
3、视名利如浮云,蔑荣辱若清风。
解析:进一步刻画静心者对名利和荣辱的态度,他们将名利看作是虚无缥缈的浮云,把荣辱视为轻轻拂过的清风,毫不在意,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心境。
4、于繁华中独辟宁静之隅,思无邪,念无杂,心归澄澈之境。
解析:描述静心者能在繁华热闹的世间,为自己开辟出一处宁静的角落。他们的思想纯正无邪,念头纯净无杂,使得心境回归到清澈透明的状态,展现了静心者内心世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持证人
专注文案个性定制,修改润色等,本人已有26年相关工作经验,具有扎实文案功底,可承接演讲稿、读后感、任务计划书、营销方案、施工方案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欢迎大家咨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