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研究报告
PAGE
1-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对羊毛(绒)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整理
一、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概述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组成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是由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两种基团通过化学键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其核心部分为丙烯酸酯,它具有优良的耐化学性、耐候性、耐水性以及良好的成膜性。丙烯酸酯单体主要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乙酯(EA)等,它们在树脂中起到交联作用,赋予材料更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有机硅基团则通过硅氧键与丙烯酸酯基团相连接,形成有机硅改性结构。这种结构使得树脂在保持丙烯酸酯优良性能的同时,增强了其耐高温、耐低温、耐溶剂以及疏水性等特性。
在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组成中,除了丙烯酸酯和有机硅两种主要基团外,还包括一些功能性单体和添加剂。功能性单体如苯乙烯(St)、丙烯腈(AN)等,它们可以改善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添加剂则包括催化剂、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它们在树脂的合成和加工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催化剂如过氧化苯甲酰(BPO)、偶氮二异丁腈(AIBN)等,可以加速自由基聚合反应,提高树脂的聚合效率;稳定剂如抗氧剂、光稳定剂等,可以防止树脂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发生降解;紫外线吸收剂如苯并三唑类化合物等,可以有效地阻挡紫外线对树脂的破坏。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组成中,还涉及到溶剂的选择。溶剂的选用对树脂的成膜性、干燥速度以及环保性能都有重要影响。常用的溶剂有醋酸乙酯、甲苯、乙酸乙酯等,它们在树脂合成过程中起到溶解单体、调节反应速率、提高树脂的溶解性和流动性等作用。然而,溶剂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环保压力,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选择低毒、低挥发性、易降解的溶剂,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性质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具有优异的耐候性,在室外环境中能保持长期稳定,耐紫外线辐射能力高达4000小时以上。例如,某品牌户外涂料采用该树脂作为成膜材料,在经过长达五年的户外暴露实验后,涂层表面仍保持良好的光泽和颜色,未出现明显的老化现象。
(2)该树脂的耐化学性也非常出色,能抵抗多种酸、碱、盐等化学物质的侵蚀。实验数据显示,在5%的盐酸溶液中浸泡24小时后,树脂的力学性能仅下降5%,而在20%的硫酸溶液中浸泡48小时,其拉伸强度仍保持在90%以上。这一特性使其在化工设备、防腐涂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具有良好的耐高温和耐低温性能,其热变形温度可达150℃以上,而低温脆化温度可低至-50℃以下。在实际应用中,如某品牌汽车漆采用该树脂作为涂层材料,在高温环境下,涂层不发生流淌;在低温环境下,涂层不发生开裂,保证了涂层的整体性能和车辆的使用寿命。
3.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的应用领域
(1)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在建筑涂料领域应用广泛,其耐候性、耐化学性和耐污性使得它成为户外涂料的首选材料。例如,某知名品牌的建筑涂料产品,采用该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产品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层建筑和住宅项目中得到应用,有效提升了建筑物的外观质量和耐用性。
(2)在汽车工业中,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被用于汽车漆的制造,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划伤性和耐候性,能够有效保护汽车车身免受环境影响。某汽车制造商选择该树脂作为其高端车型漆面材料,显著提升了汽车漆面的光泽度和耐久性。
(3)此外,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树脂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防腐涂料等领域。在航空航天领域,该树脂用于飞机、卫星等设备的涂层,不仅提高了设备的耐高温、耐腐蚀性能,还增强了设备的轻量化。在船舶涂料中,该树脂的使用有助于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在防腐涂料领域,其卓越的耐腐蚀性能使其成为工业设备、管道等防护的理想选择。
二、羊毛(绒)织物的起毛起球现象
1.起毛起球的原因分析
(1)羊毛(绒)织物起毛起球的原因之一是纤维表面的粗糙度。羊毛纤维表面存在大量的细小毛羽,这些毛羽在织物表面交错排列,形成一种不规则的表面结构。在穿着或洗涤过程中,这些毛羽容易受到外力作用而脱落,形成绒毛。据统计,羊毛纤维的表面粗糙度每增加1微米,起球率可提高15%。例如,某品牌羊毛衫在经过多次洗涤和穿着后,由于纤维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起球现象明显加剧,影响了消费者的穿着体验。
(2)纤维的物理结构也是导致起毛起球的重要原因。羊毛纤维的分子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疏水基团,如羟基、羧基等,这些基团使得纤维表面不易吸附水分,从而降低了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当纤维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发生断裂和脱落,形成绒毛。此外,羊毛纤维的回弹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导致纤维间产生空隙,使得绒毛更容易脱落。据相关研究,当羊毛纤维的回弹性低于30%时,起球率会显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国移动2018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目考试试卷-历年考试真题.doc VIP
- 基础会计洑建红习题答案(新税率).doc VIP
- 蟑螂防治_六_不同场所蟑螂的防治.docx VIP
- 人民大2023商务英语视听说(第1册)(第二版)PPTUnit 8 Work and Life.pptx VIP
- 医美皮肤美容产品芙语诺专业知识课件.pdf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4).ppt VIP
- 《乳腺癌术后康复锻炼课件》.ppt VIP
- 科研经费管理规定.docx VIP
- 鲁科版四年级上册劳动项目一 清洁与卫生——班级卫生大扫除(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学期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