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感染与免疫.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非特异性免疫机制(一)屏障结构1.皮肤与黏膜的屏障作用机械性阻挡和排除作用分泌多种杀菌物质正常菌群的拮抗作用第30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血脑屏障由软脑膜、脉络膜、脑毛细血管和星状胶质细胞等组成通过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的紧密连接和微弱的吞饮作用阻挡病原体等从血流进入脑组织第3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胎盘屏障由母体的子宫内膜的基蜕膜和胎儿的绒毛膜共同组成。防止母体内的病原微生物进入胎儿体内,保护胎儿。第32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小吞噬细胞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第33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4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吞噬和杀菌过程(1)趋化(2)黏附(3)吞入吞噬形成吞噬体吞饮形成吞饮体(4)杀灭与消化分为依氧杀菌机制和非依氧杀菌机制第35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吞噬作用的后果(1)完全吞噬(2)不完全吞噬(3)组织损伤(伴随)第38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GO(2)第39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体液因素1.补体2.溶菌酶一种碱性蛋白,作用G+菌胞壁肽聚糖3.防御素一类富含精氨酸的小分子多肽主要作用于胞外菌,杀菌机制是破坏细菌细胞膜的完整性。第40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特异性免疫(一)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介导效应分子:抗体抗胞外寄生菌的感染(二)细胞免疫效应细胞:CTL和CD4+Th1细胞抗胞内寄生菌、病毒和真菌感染(三)黏膜免疫黏膜免疫系统产生有局部免疫作用的保护性免疫分子第4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体的效应作用抑制病原体黏附外毒素第42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胞内菌CD4+第43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抗细菌感染免疫的特点胞外菌:寄居在宿主细胞外的血液、淋巴液和组织液中的细菌。主要引起局部化脓性炎症。胞内菌:主要寄生在细胞内。分为兼性胞内菌专性胞内菌常致慢性感染(主要免疫病理性损伤)第44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抗胞外菌感染的免疫以体液免疫为主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杀灭细菌第45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抗体和补体的作用◆◆◆◆◆◆◆第46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抗胞内菌感染的免疫T细胞为主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吞噬细胞细胞免疫局部黏膜免疫第47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感染:微生物在宿主体内的生活中与宿主相互作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的过程。传染:来自宿主体外的微生物,通过一定的方式从一个宿主传播到另一个宿主引起的感染。病原菌或致病菌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机会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第2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节???????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概念:寄居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中的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对人体无害的微生物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分布: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第3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66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1.生物拮抗受体竞争作用产生有害代谢产物营养竞争作用2.营养作用3.免疫作用4.抗衰老作用5.抗肿瘤作用第5页,共66页,星期

文档评论(0)

xiaoshun202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