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起重机械钢丝绳绳端固接接头标准修订报告
RevisionReportonStandardforWireRopeTerminationsofLiftingAppliances
摘要
本报告针对GB/T5973-2006《钢丝绳用楔形接头》标准修订项目展开研究。随着我国起重机械保有量突破230万台(不含两工地用起重机),钢丝绳绳端固接接头的安全性问题日益凸显。统计显示,特种设备79%以上的安全事故发生在使用环节,而绳端接头作为直接承载部件,其失效将直接导致重大安全事故。
本次修订首次将浇铸接头纳入标准体系,新增术语定义、分类代号、铸锻件技术指标等12项关键技术内容,同步提升楔形接头的疲劳试验、承载能力等性能要求。新标准覆盖GB/T8918等四大钢丝绳标准体系,适用于冶金、核电等九大重点领域,通过统一浇铸与楔形接头的技术规范,预计可降低30%以上的绳端失效事故。
关键词:起重机械;钢丝绳绳端固接接头;浇铸接头;楔形接头;疲劳试验;GB/T5973;特种设备安全;承载能力
Keywords:Liftingappliances;Wireropeterminations;Pouredsocket;Wedgesocket;Fatiguetest;GB/T5973;Specialequipmentsafety;Loadcapacity
正文
1.修订背景与必要性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我国起重机械年事故率中,钢丝绳系统故障占比达42%,其中绳端接头失效为主要诱因。现行GB/T5973-2006标准存在三大局限性:
1.技术滞后性:未涵盖占市场用量65%的浇铸接头(见图1),且楔形接头的疲劳寿命指标已落后于EN13411-6等国际标准;
2.检测空白:原标准缺乏铸件探伤、装配公差等关键质量控制要求;
3.应用缺口:工程机械、海上平台等新兴领域缺乏适配的接头规范。

*图1起重机械钢丝绳接头类型市场分布*
2.标准技术升级要点
2.1结构体系创新
采用基础通用+专项要求的模块化架构:
-通用条款:统一规定材料性能(如铸件抗拉强度≥400MPa)、表面处理(镀层厚度≥25μm)等基础要求;
-专项条款:
-浇铸接头:新增锌基合金浇注温度(440±10℃)、固化时间(≥24h)等工艺参数;
-楔形接头:提升动态载荷测试循环次数至2×10^6次(原标准1×10^6次)。
2.2关键技术突破
-疲劳试验方法:参照ISO4309:2017建立三级载荷谱测试程序;
-失效判定标准:明确接头位移量超过公称直径5%即判定失效;
-数字化标记:要求采用激光雕刻永久性标识,包含生产批次、额定载荷等追溯信息。
3.主要参与单位介绍
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7)作为主导单位,组织江苏三马起重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太原重工等12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修订。该委员会近五年主导制修订GB/T3811-2020《起重机设计规范》等37项国家标准,拥有CNAS认证的起重机械检测实验室,具备2000kN级接头疲劳试验能力。
4.应用效益分析
实施新标准后预计产生以下效益:
-安全提升:通过引入X射线探伤(缺陷检出率≥99.7%)等技术,可将接头断裂事故率降低至0.3‰以下;
-经济效益:标准化设计使接头生产成本降低18%,据中国重型机械工业协会测算,全行业年节约成本超2.3亿元;
-国际接轨:技术指标达到FEM1.001-2018等国际先进标准水平,助力国产接头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
结论
本次标准修订构建了覆盖浇铸与楔形接头的完整技术体系,其创新性体现在:
1.建立全球首个同时规范两类接头的标准框架;
2.首创工艺参数+性能验证双控模式;
3.实现从静态强度到动态疲劳的全生命周期评价。
未来建议:
-加快配套检测设备研发,如基于机器视觉的接头形变监测系统;
-开展极端工况(-40℃低温、海洋腐蚀环境)下的适应性研究;
-推动与ISO/TC96的国际标准互认工作。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特种设备安全白皮书(2022)》、全国起重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年报等权威文献,具有充分的行业代表性和技术前瞻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动装配用元器件的包装 第4部分:不同形式封装的电子元器件用棍状弹匣盒》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自动装配用元器件的包装 第2部分:单向引线元器件在连续带上的带式包装》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自动洗车机安全技术规范发展报告.docx
- 《专业运动服装 攀岩服》标准立项研究报告.docx
- 《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规划实施效果评估技术指南》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智能工厂数字化交付标准第2部分:设计交付研究报告.docx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第4部分:电催化剂测试方法》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质量成本核算与控制指南》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植物油脂中叶绿素a和a'降解产物测定方法》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 基本词汇》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起重机械钢结构焊接规范》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起重机械远程控制系统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起重机械抗风防滑技术规范》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 《起重机械钢丝绳用压板》国家标准修订研究报告.docx
- GBT 22437.4-2010《起重机 载荷与载荷组合的设计原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修订立项报告.docx
- GBT 20303.4《起重机 司机室和控制站 第4部分:臂架起重机》修订报告.docx
- 《起重机 吊装工和指挥人员培训》标准修订发展报告.docx
- 《片形吸虫病诊断技术标准》发展报告.docx
- 农用喷雾器喷雾飘移参数记录国家标准立项研究报告.docx
- 农用挂车和农用牵引车许用机械连接组件标准化发展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