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重庆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重庆高考语文试卷有答案

一、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甲】文同与可,字与可,号石室先生,梓潼人。初名Ascending,后改曰与可,尝自负才,欲以书名世。少好学,家贫无书,馆于僧舍,借阅藏经,皆手自钞录。工于诗,气象清新,闲淡自守。与苏轼试艺,见其答策语颇直,苏轼惊喜以为异人。与可既没,苏轼为文哭之,其略曰:“与可之文,如千里之泉,涌为江河,布为淮济;与可之诗,如工人之器,得bounding之巧,而尽其艺。”

与可之画,其工妙者,尤得意。初试以墨竹,既成,自谓不佳。客曰:“待君再加修饰耳。”与可曰:“是不可奈何,生而成,败而成,吾尝见夫生者如削金玉,而不复成形;败者如烂土,而不可复用。吾尝以此为之,而未能成也。”其后乃独以墨为竹,其茎叶皆用墨色,而不用绿。人问其故,与可曰:“吾以竹为吾所爱,而墨色又能状吾意,故吾独以墨为竹耳。”

(选自《文同与可》)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负zìfù()

B.工于gōngyú()

C.自守zìshǒu()

D.答策dácè()

2.下列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与可既没/苏轼为文哭之

B.与可既没苏轼/为文哭之

C.与可既没/苏轼为文/哭之

D.与可既没苏轼/为文/哭之

3.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自负才:曾经自认为有才华

B.欲以书名世:想要以书法闻名于世

C.皆手自钞录:都亲手抄写

D.初试以墨竹:第一次尝试画墨竹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同与可是一个好学的人,他曾在僧舍中借阅藏经,并亲手抄录。

B.文同与可的诗歌气象清新,闲淡自守,受到苏轼的赞赏。

C.文同与可认为,画竹子必须用墨色,因为墨色能更好地表现他的意境。

D.文同与可的绘画技艺精湛,尤其是他的墨竹画,更是他的得意之作。

答案:1.C2.A3.D4.C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5~7题。

【乙】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丙】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5.下列对《登高》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中描绘了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B.诗中的“万里悲秋常作客”表达了诗人对漂泊生活的感慨。

C.诗中的“百年多病独登台”反映了诗人身体的衰弱和孤独。

D.诗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6.《登岳阳楼》一诗中,诗人表达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5分)

答案:

诗人表达了以下几种情感:

①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诗中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表现了诗人对国家战乱和百姓疾苦的忧虑。

②对亲朋好友的思念。诗中的“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反映了诗人对亲人和朋友的思念之情。

③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的“老病有孤舟”表现了诗人对自己衰老、病弱、孤苦生活的感慨。

7.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登高》一诗中的艺术特色。(3分)

答案:

《登高》一诗运用了以下修辞手法:

①对仗: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中的对仗句,使诗歌节奏鲜明,韵律优美。

②夸张:如“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万里”和“常作客”,表现了诗人漂泊生活的艰辛。

③借景抒情:诗中描绘了风急天高、猿啸哀、落木萧萧、长江滚滚等景象,借景抒发了诗人孤独、落寞的心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两岸猿声啼不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2),病树前头万木春。(杜甫的《春望》)

(3),归雁洛阳边。(王勃的《滕王阁序》)

答案:

(1)轻舟已过万重山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乡书何处达

二、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1题。

【丁】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历史长河中,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但其核心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审美情趣等具有相对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使得传统文化能

文档评论(0)

思钱想厚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