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历城二中2025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VIP

济南历城二中2025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真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济南历城二中2025高一入学语文分班考试练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字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A.慷慨(kāngkǎi)酒馔(zhuàn)

B.颠簸(diānbǒ)遗憾(hàn)

C.呕心沥血(ǒuxīnlìxuè)狼籍(jí)

D.恬静(tiánjìng)踌躇(chóuchú)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踌躇满志地告诉我们,这次考试他名列前茅。

B.这部电影让人忍俊不禁,笑得前俯后仰。

C.她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令人羡慕不已。

D.他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老师却不以为意。

答案:C

3.下列成语中,与其他三项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前仆后继

B.前赴后继

C.前因后果

D.前仰后合

答案: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B.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阅读活动。

C.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友好,经常互相帮助,团结一致。

D.老师鼓励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挑战,从而培养我们的创新精神。

答案:D

5.下列诗句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答案:B

二、填空题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_________(填序号)。

A.郑风

B.魏风

C.王风

D.齐风

答案:ABCD

2.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人生如梦,_________;人生如戏,_________;人生如画,_________。

A.一瞬即逝一波三折美不胜收

B.短暂如梦错综复杂妙笔生花

C.一闪而过千变万化惊艳无比

D.转瞬即逝波折重重画卷般美丽

答案:A

3.请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离骚》一诗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诗人_________的情感。

答案: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雨霖铃·寒蝉凄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

B.“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表现了诗人与亲人离别的愁绪。

C.“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

D.“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揭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感慨。

答案:C

2.下列对这首词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离别之情与自然景象紧密结合。

B.诗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离别的悲伤与未来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

C.诗中运用了设问手法,以“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引发读者的思考。

D.诗中运用了排比手法,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答案:D

四、作文

题目:以“我眼中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2.内容真实,感情真挚。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

文档评论(0)

Rmdangdang3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每一天都是新的开始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