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一朵能在异国开花的玫瑰
目录生平经历教育思想影响与启示
生平经历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他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直到逝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1947年,主动申请调回学校工作。1948年开始担任巴甫雷什农村中学校长。1970年逝世,享年52岁。1918年,苏霍姆林斯基诞生在乌克兰基洛沃格勒一个贫民家庭。1933年,进入了为期两年的短期师资训练班。1935年结业后,17岁便开始当小学教师。1939年,在波尔塔瓦师范学院语言文学系接受函授教育,取得了中学教师的合格证书,并先后担任中学语文教师、教导主任。1941年,苏联卫国战争开始后,他立即奔赴前线,受过重伤。伤愈后不能重上战场,被委任为一所中学的校长。家乡解放后回到当地,任区教育局长。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写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巴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失去的一天》和《给女儿的信》《学生的精神世界》《致女儿的一封信》等教育专著。
二、教育思想(一)、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发展”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苏霍姆林斯基的主要教育活动阶段是在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时期,苏联的普遍教育中,出现了普遍而又尖锐的升学与就业的矛盾。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苏霍姆林斯基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提出把全体学生都培养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
“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内容“所谓和谐教育,就是如何把人的活动的两种职能配合起来,使两者得到平衡:一种职能就是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另一种职能就是人的自我表现,自己的内在本质的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观点、信念、意志力、性格在积极的劳动中和创造中以及在集体成员的相互关系中的表现和显示。”他还提出:“和谐的教育就是发现蕴藏在每个人内心的财富……就是使每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最充分地表现自己。人的充分表现,这就是社会的幸福,也是个人的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就是把丰富的精神生活、纯洁的道德、健全的体格和谐结合在一起的新人,是高尚的思想信念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融为一体的人,是把对社会的需求和为社会劳动和谐统一起来的人。123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全面教育,并使其个性教育融会贯通、和谐共振。当然,这里所讲的全面并不是说体育的、德育的、智育的每一个方面的单项总和,因为,各个方面原本就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着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教育关注的是学生在所有不同方面的一种有差异的和谐。
培养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四大主要途径优化育人环境01重视师德建设02多元评价学生03关注家长教育04
(一)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为了贯彻实现全面和谐的教育目的,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有利于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包括自然风光、校园文化、教学场所、室内陈设以及图书资料等方面。
某山村小学的学生在学校附近的春游北京某中学的中学生到新加坡短期留学访问
校园内,有学校博物馆、各学科活动角、少先队和共青团室、游艺室等。他尽力使一切物质环境,如校园器物、教学设施都“活”起来,利用学生所置身于其间的大自然环境和周围社会生活环境进行教育,让学生在生活中学,在活动中学,在与周围事物及人的关系和作用中批判吸收,。校园外,他把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改造自然作为强有力的教育手段。他坚信,大自然是美育的重要源泉,而赞赏家乡自然美景、祖国山川是德育的起始内容和有效途径,他要求学校的老师安排时间带学生去“旅行”,到城市、到乡村、到草原、到伏尔加河。
因此,帕夫雷什中学的每一堵墙都被他利用了起来。一进主教学楼,迎面墙壁上的那块色彩鲜艳的标语牌就映入眼帘:“你们在咱们学校应当探索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生活的目的。请你认真思考这些杰出人物的卓越见解。”标语下面悬挂着一些杰出人物的画像,旁边是他们的语录。另外,还有一块关于劳动的标语牌,四周装饰着麦穗、萄萄、橡树叶子等。标语牌下端写着:“鼓起勇气努力干吧!为别人创造幸福才是你的幸福之源……”即使在角落里,也布置了友谊和爱情方面的组画,名人肖像旁写满他们关于友谊和爱情的语录。除此以外,以“青年岁月的功绩”为标题的标语栏下,列举了在青年时代就取得杰出成绩的科学家、作家和社会活动家。之所以这样,苏霍姆林斯基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让墙壁也能说话”,强调环境和氛围的创设感染,即注重德育环境的渗透性。
教师应该以“将心比心”、“结对相依”等方式把学生看成像自己一样的主体,在心与心的交流、情对情的呼唤中,进行“入心”的教育。(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部署会上,校长讲话:开局靠状态,落地靠实干,前行靠合力!.docx VIP
- 山东省鲁信公益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PDF VIP
- ECMO临床应用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季新教材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全册道法核心素养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docx
- 劳务分包招标文件范本(2025版).docx VIP
- 2025年殡仪服务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5版矿山居间合同协议书范本.docx
- 中医刺骨术临床高级带教进修班【邀请函】点击下载-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doc VIP
- 刺骨疗法实践报告总结.docx VIP
- 质量缺陷修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