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卡片-立秋节气养生的重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立秋节气养生的重点

立秋节气养生重点1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标志着夏季的结束和秋季的开始。此时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养生需顺应季节变化,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方式,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

立秋养生的核心在于“润燥”和“养肺”。秋季气候干燥,人体易出现口干、皮肤干裂、便秘等症状。饮食上应增加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等。梨具有生津润燥的功效,可直接食用或炖煮成汤;百合能清心安神,适合与莲子、红枣搭配煮粥;银耳富含胶质,可熬制羹汤以滋润肺部。

作息方面,立秋后应早睡早起,与自然界阳气收敛的规律同步。晚上10点前入睡有助于养护肝血,早晨6点左右起床可顺应阳气升发。午间适当小憩20分钟,能缓解疲劳,但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运动需适度,避免过度出汗损耗津液。推荐选择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或进行慢跑、散步等有氧活动。运动时间宜在清晨或傍晚,避开正午高温。

立秋后昼夜温差增大,需注意保暖,尤其是腹部和关节部位。民间有“春捂秋冻”的说法,但体质较弱者不宜过度“秋冻”,应及时添加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立秋节气养生重点2

立秋时节,自然界阳气开始收敛,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缓,养生重点在于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为冬季储备能量。

夏季高温常导致食欲不振,立秋后需逐步恢复规律饮食,但不宜骤然进补。此时脾胃功能较弱,过量摄入高蛋白、高脂肪食物易引发消化不良。建议先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山药、南瓜等,待脾胃适应后再增加营养。

秋季适宜食用健脾祛湿的食材,如茯苓、薏米、赤小豆等。茯苓可煮水代茶饮,有助于利水渗湿;薏米与红豆搭配熬粥,能缓解夏季积攒的湿气。脾胃虚寒者应避免生冷食物,如西瓜、冷饮等,以免加重腹泻风险。

饮食节奏需规律,避免暴饮暴食。每餐七分饱为宜,细嚼慢咽可减轻胃肠负担。饭后半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可散步促进消化。

立秋后部分人群易出现“秋乏”,可通过穴位按摩缓解。足三里穴位于膝盖下四横指处,每日按压3-5分钟能增强脾胃功能;内关穴在手腕横纹上两寸,揉按有助于改善疲劳。

立秋节气养生重点3

立秋标志着气候由湿热转向干燥,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养生需注重肺部养护,增强免疫力。

肺喜润恶燥,秋季干燥易损伤肺阴。日常可饮用罗汉果茶或桑叶茶,前者含天然甜味素,能润肺止咳;后者具有清肺热功效。室内湿度建议保持在50%-60%,使用加湿器或放置水盆可缓解干燥。

呼吸系统较弱的人群应避免吸入冷空气或粉尘。晨练时可佩戴口罩,减少对气管的刺激。深呼吸练习能增强肺活量,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缓慢收缩,每日练习10分钟。

食疗方面,白色食物多有益于肺脏。白萝卜含芥子油,能化痰止咳;莲藕生津止渴,可凉拌或炖汤;杏仁润肺平喘,但苦杏仁需煮熟去毒后食用。

立秋后过敏性疾病易复发,如过敏性鼻炎或哮喘。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冷水洗脸能增强鼻腔黏膜的耐寒能力,减少发病概率。

立秋节气养生重点4

立秋时节自然界阳气收敛,人体肝气随之减弱,情绪易出现波动,养生需注重精神调摄,保持心态平和。

秋季萧瑟景象可能引发“悲秋”情绪,这与中医“肺主悲”的理论相关。调节情绪可通过音乐疗法,聆听《胡笳十八拍》等舒缓曲目能疏解郁结;练习书法或绘画等静态活动也有助于凝神静气。

情志过激会损伤脏腑功能,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保持情绪稳定需避免过度兴奋或抑郁,遇到压力时可尝试“呼吸计数法”:吸气时默数4秒,屏息2秒,呼气6秒,循环5次能平复焦虑。

社交活动对心理健康至关重要。秋季适宜组织小型聚会,与亲友交流缓解孤独感,但需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独处时可阅读哲学类书籍,培养豁达心境。

光照减少可能影响褪黑素分泌,导致睡眠障碍。建议每日接受30分钟自然光照,阴雨天可使用模拟日光灯。睡前1小时远离电子设备,饮用少量温牛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立秋节气养生重点5

立秋后人体阳气内敛,新陈代谢减缓,皮肤容易出现干燥、瘙痒等问题,养生需加强皮肤护理,维持屏障功能。

皮肤干燥与皮脂分泌减少有关。洗澡水温应控制在38℃以下,时间不超过15分钟,避免使用碱性肥皂。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保湿霜,优先选择含神经酰胺或透明质酸的产品,能有效锁住水分。

手部和唇部是易干裂部位。洗手后立即擦干,涂抹护手霜;唇部可敷蜂蜜或维生素E油,夜间使用保湿唇膜。指甲边缘出现倒刺时,需用指甲刀修剪而非撕扯,防止感染。

紫外线强度在立秋后仍较高,户外活动需继续防晒。选择SPF30以上的广谱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戴宽檐帽或使用遮阳伞能减少紫外线直接照射。

饮食对皮肤健康有直接影响。胶原蛋白合成需维生素C参与,柑橘类水果和猕猴桃是优质来源;坚果中的

文档评论(0)

供应专业试卷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医学、教育专业试卷资源提供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