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图什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VIP

阿图什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图什市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窘迫(jiǒng)骇人听闻(hài)花团锦簇(cù)

B.颓唐(tuí)拈起(niān)拎起(lǐng)

C.翘首(qiào)气氛(fēn)恍惚(huǎng)

D.潇洒(xiāo)模仿(mó)翘望(qiáo)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妙惟肖相影成趣精益求精

B.锲而不舍美仑美奂走头无路

C.鬼计多端气宇轩昂恍然大悟

D.历历在目再接再励历害非常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B.他的演讲精彩极了,博得了在场的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C.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是否认真复习,将直接关系到你能否取得好成绩。

4.古诗文默写。(10分)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①《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②《论语》中强调学习与思考相辅相成的句子是:“,。”

③李绅《悯农》诗中描写农民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

①身处困境,令人想起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②表达对友人的真挚情谊,可以引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

③描写春天生机勃勃景象的古诗名句,如:“,。”(只写一句即可)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共14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谓子期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心同。”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曰:“世无足复为子期者。”

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善鼓琴:(2)善听:(3)峨峨兮:(4)谓:(5)绝:(6)复:(7)足:(8)者: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7.这则故事体现了伯牙和钟子期之间怎样的关系?(3分)

8.从伯牙破琴绝弦的行为中,你体会到伯牙怎样的心情?(3分)

(二)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9-12题。(共14分)

【材料一】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深刻阐释。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美丽中国。通过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等重大生态工程,我国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持续增加,湿地面积稳步增长。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显著成效,空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产品的价值日益凸显,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蓬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材料二】

然而,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部分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不足;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一些领域的污染治理还不到位;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因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9.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从哪两个不同的角度阐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4分)

10.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概括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4分)

11.材料二中提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依然任重道远,请列举两个具体的例子说明。(4分)

1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14题。(共12分)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4.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8分)

三、写作(共40分)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

材料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材料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

材料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三位先贤都表达了在追求理想和信念过程中的态度和精神。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些态度和精神的理解,以及你将如何践行。

文档评论(0)

Yan0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