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观东山白塔,说登高山城
离开丞相祠沿岷江而下不到三公里,就到了东山的山下,爬上山就到了白塔脚下,放眼一观,三江口宜宾城一览无余。
东山白塔
东山又名登高山,因建有白塔,人们又称为白塔山。白塔又名东雁塔,始建于宋代。据嘉庆版《宜宾县志·政绩》和光绪《叙州府志·寺观·舍利塔》记载,黄庭坚曾为白塔作铭。宋代建成的白塔早已被毁,现存塔为明朝穆宗隆庆三年(1569)建成的,为典型明代八边形砖石结构仿木楼阁式塔,是四川省内现保存较早的明代砖石塔。白塔坐北朝南,为八层楼阁式砖塔,攒尖顶,塔顶为黑色。塔高35.8米,塔身为八边形,底层直径11.2米。塔门南向,雕刻石龙盘绕石柱,塔基刻须弥座负重力士神像,塔内有踏步通至塔顶,每层有神龛和砖砌斗拱、藻井。2002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东山白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白塔老照片
比这明朝重修的白塔更久远的历史是:在南宋末年,白塔山上曾经修建过登高山城作为叙州府、宜宾县两级政权的所在地,宋王朝以此为据点,抗击蒙古骑兵共7年。
南宋开禧二年(1206),铁木真(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在灭掉西夏、金后开始实施“图蜀灭宋”战略,从宋淳祐元年(1241)起,蒙古军攻入四川,并先后8次攻打叙州城。由于叙州宜宾城位于上江北的平坝中,无险可守,而且只要蒙军攻占岷江对岸的仙侣山(今真武山)后,隔着岷江就可以把叙州宜宾城里的虚实动静一览无遗。叙州军政官员有鉴于此,乃于宋景定元年(1260)在仙侣山上驻军严防死守,然而上江北叙州宜宾城仍然多次被攻破,蒙古骑兵进城大肆抢掠毁城后,又飞速而去,叙州的防务日渐残破。
四川抗蒙山城分布图(红圈内为叙州登高山城)
宋咸淳三年(1267),叙州安抚使郭汉杰根据南宋四川当局制定的山城防御体系,在登高山上修筑山城,并将叙州和宜宾县的治所迁入山城内。登高山城建成后,东有虎头寨(在今富顺县西南60里)以及沿长江而下的三江碛(在今江安县城关西)、乐共城(在今江安县南小龟山)等照应;往西岷江对岸有仙侣山城遥相呼应,金沙江上游约30华里有少峨寨接应。叙州宜宾城的防务得到了明显改善。1270年,蒙军将领旦只儿、也速得儿等屡次进攻叙州宜宾城,均因受阻于登高山和仙侣山下,没有重大进展。
这种态势一直延续了四年之久。宋咸淳七年(1271),忽必烈(即元世祖)建立元朝。同年11月,忽必烈再次下达攻取东西两川的命令,次年6月,元军攻占嘉定。此后嘉定附近三龟、九顶、紫云等城寨相继降元,元军得以顺流而下进抵叙州。宋德祐元年(1275)6月,叙州安抚使郭汉杰见大势已去,献登高山城向元军投降。
宜宾城迁移示意图(底图出自清嘉庆《宜宾县志》,红色箭头线为本文所加)
不久,元军毁掉了登高山城,将叙州和宜宾县的治所迁回到三江口(今宜宾老城区)。至此,从唐会昌二年(842)遭遇大水,戎州僰道城迁离了433年后,又回到了三江口,只是戎州改名为了叙州,僰道县改名为了宜宾县。岁月变迁,翠屏登高七星诸山常绿,金沙岷江长江汇流依然。
今日的东山白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