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360-2008 小瓜虫病诊断规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65.150B50

备案号:

DB12

市地方标准

DB12/T360—2008

2008-02-19发

2…

2…

小瓜虫病诊断规程

StandardmethodfordiagnosingIchthyophthiriasisinfish

2008-03-30实施

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12/T360—2008

前言

本标准的编写以GB/T1.1-2000的编制要求为指南。

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天津市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天津市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军、邓威、王玉佩、杨凯、马文婷、王菁。

本标准于2008年××月首次发布

1

DB12/T360—2008

小瓜虫病诊断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鱼类小瓜虫病诊断规程的定义、病原种类、试剂和材料、采样、诊断步骤、病原体计数及结果判定的要求。

本规程适用于淡水食用鱼类及观赏鱼小瓜虫病的诊断。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戟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鱼类寄生虫与寄生虫病》张剑英主编,科学出版社,1999

《鱼病调查手册》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鱼病学研究室编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第二版

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2000第三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小瓜虫病Ichthyophthiriasis

由小瓜虫侵入鱼的皮肤和鳃部引起的一种鱼类侵袭性寄生虫病。因其主要寄生部位为皮肤、鳍、鳃、头、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点状,肉眼可见,严重时鱼体浑身可见小白点,故又称白点病。

4病原种类

小瓜虫病原(etiologicagentofIchthyophthiriasis)为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multifiliisFouquet,1876),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5试剂和材料

5.1材料

普通光学显微镜、放大镜、双筒解剖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手术刀、手术剪、吸水纸、培养皿、滴管。

5.2试剂

0.85%生理盐水、4%~5%和10%的福尔马林、硝酸银。

配置试剂用水符合GB/T6682—1992标准要求。

6采样及目检

6.1样品目检

首先检查鱼体。患小瓜虫病的鱼,体表或鳃上可见1mm左右的小白点,病情严重时,鱼体表伴大量粘液,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游动异常,用镊子刮下白点或粘液,放在载玻片上,加上一滴生理盐水,静置1min~2min,在光亮的地方仔细观察,如果是小瓜虫,可见到一个个白色小圆球在慢慢的游动,

2

学兔兔www.bzfxw.con

DB12/T360-2008

且大多数集中在水滴的边缘,根据上述的症状可以初步确诊。观察结束,做好详细记录并进行实验室检查的采样。

6.2采样量

用于检查诊断的鱼应有十定数量,以保证检查结果具有代表性和可靠性,进行小瓜虫病检查时采集的样品至少5尾~10尾。也可按照OIE《水生动物疾病诊断手册》2000第三版中第二部分鱼类病害、第I.1章、第二部分概论B.采样方法进行采样,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

6.3样品运输

实验室检查要用活鱼进行检查,如果是死鱼,必须是新鲜刚死的——揭开鳃盖观察,如鳃瓣鲜红,表示鱼死不久,可以用来检查,否则不能进行检查。

实验室进行小瓜虫病检查时应在采集的病料中加注原池水进行活体运输。每个容器只装运同一种病料送至实验室。如果运输时间超过2h,则应要有增氧设备并应尽量保证低温低密度。

7诊断步骤及保存

7.1镜检

用镊子刮下白点或粘液,放在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用盖玻片盖上轻压,低倍镜下观察,并详细记录。解剖镜检查或40倍显微镜镜下检查确诊小瓜虫病。

7.1.1体表

首先取载玻片一张,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用解剖刀刮取体表两侧粘液,置于载玻片上,用镊子将组织粘液分散,盖上盖玻片,用拇指轻轻压片,即可在显微镜或解剖镜下观察。

7.1.2鳍

目检正常的鱼,取各个鳍进行检查,载玻片一张,滴一滴生理盐水,剪下各鳍,置于玻片上,解剖镜下检查。

目检鱼体各鳍如有溃烂或白点,用镊子刮取溃烂或白点部位,置于载玻片上,加一滴生理盐水,用盖玻片盖上轻压,解剖镜或40倍显微镜检查。

7.1.3鳃

先用剪刀将

文档评论(0)

与您共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我的文档主要集中的行业是石油化工和安全生产,从事石油化工行业并且取得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资格。精通炼油工艺方面的工艺、安全、设备。希望通过平台共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