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金果盈枝:桔树下的时光哲学
老家庭院东南隅,两棵桔树相对而立,已有三十余载光阴。它们的树干粗粝如老人手背的脉络,树冠亭亭如盖,四季常青。每年深秋,金黄的果实压弯枝头,在澄澈的蓝天下闪烁着阳光的色彩。这些桔树是祖父在我出生那年亲手所植,他说这是“扎根树”,愿我如桔树般扎根土地,向阳生长。
童年记忆里,桔树是永不褪色的背景。春天,细白的桔花绽放在绿叶间,清香弥漫整个院落,引得蜂蝶翩跹;夏日,青果初结,我们在树下嬉戏,偶尔被落下的未熟果子砸中额头;秋深时,父亲架梯采摘,金黄的桔子盛满竹篮;冬季雪后,墨绿的叶片托着白雪,宛如一幅水墨画。最难忘的是除夕守岁,祖母将红纸剪成的福字贴在树干上,说这样来年就会“大吉大利”。
真正认识桔树,始于中学植物课。老师让我们观察校园植物,我选择了教学楼前的桔树。连续数周的记录中,我发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同一棵树上,向阳的果实更早变黄,背阴的则保持青绿较久。生物老师说这是光合作用的差异,我却觉得这其中藏着更深的生命哲学——同样的根基,同样的滋养,却因位置不同而有了不同的成熟节奏。这何尝不是人生的隐喻?
大学攻读园艺专业后,我对桔树的认知进入了新境界。植物学教授告诉我们,桔树(Citrusreticulata)原产中国,已有四千多年栽培历史。在《尚书·禹贡》中就有“厥包橘柚”的记载,唐宋时期,桔树成为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柳宗元“橘柚怀贞质”,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最让我动容的是桔树的适应性:通过嫁接,同一棵树上可以结出不同品种的果实,象征着在保持本真的同时包容万象。
成为园林设计师后,我开始在设计中运用桔树。有个江南庭院项目,业主想要“四季有景,秋冬有果”,我推荐了桔树。三年后回访,正值深秋,金果绿叶相映成趣,老人在树下品茶,孩童在树旁嬉戏。业主说:“这棵树成了家的中心,春天看花,夏天乘凉,秋天结果,冬天观叶,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感受到了时间的丰盛。”是的,桔树教会我的第一课就是:生命的美好在于完整地经历每个季节,不回避冬的严寒,才能享受秋的丰硕。
五年前,我经历了职业生涯的转型期。从设计机构离职独自创业,最初半年几乎没有项目。焦虑中我回到老家,每天清晨坐在桔树下发呆。时值初冬,大部分果实已采摘,唯有一颗金桔孤零零挂在最高枝头,在晨光中晶莹剔透。母亲说那是特意留给鸟儿的过年粮。刹那间,我豁然开朗:生命的价值不仅在于收获,更在于分享;不仅在于拥有,更在于给予。回到城市后,我调整了创业方向,专注于社区园林共建,意外获得了成功。
从此,我开始了对桔树文化内涵的深入探索。在传统文化中,桔是吉祥的象征——“桔”与“吉”谐音,金桔即“金吉”。广东人家过年必备年桔,寓意“大吉大利”;江浙一带嫁妆中要有桔树,象征“吉祥如意”;闽南地区重阳节要喝桔茶,取意“敬老延年”。这些习俗背后,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桔树成了这种情感的载体。最让我感动的是桔树的馈赠精神:它不求回报地奉献花朵的清香、树荫的清凉、果实的甘甜,甚至落叶都化作春泥更护花。
去年春天,我参与一个生态农场项目。农艺师告诉我们一个有趣现象:桔树与豆科植物间作时,长势特别良好。深入研究才发现,桔树根系会释放特定物质,改善土壤结构;而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固氮,为桔树提供养分。这种互助共生让我深思:最好的成长不是独善其身,而是彼此成就。就像桔树,它从不独占阳光雨露,而是与周围生命共同繁荣。
植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桔树具有惊人的适应能力。通过基因测序发现,现代桔树是经过数千年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成果,它保留了野生祖先的抗逆性,又具备了栽培品种的丰产性。这解释了为什么桔树既能生于山野,又能繁于庭院——它懂得在坚持本性与适应环境间找到平衡。这何尝不是现代人需要的智慧:在变化的世界中保持核心,同时又灵活调整策略。
今秋回乡,恰逢桔树大年。枝头果实累累,父亲忙着采摘分送邻里。夕阳西下,他指着树干上一处疤痕说:“记得吗?这是你小时候骑车撞的,当时以为活不成了,没想到第二年长得更旺。”我轻抚那处愈合多年的伤疤,忽然明白:生命中最深的伤痕,往往会成为最坚硬的部位。桔树教会我的不是避免受伤,而是如何带着伤痕继续生长。
夜深人静时,我常独坐桔树下。月光中的桔树别具风姿,叶片上的露珠折射着银光,仿佛整棵树都在轻声呼吸。有时会觉得,这两棵陪伴我整个成长的桔树,早已不仅是植物,而是家族的守护者,记忆的储存库。它们记得祖父植苗时的期盼,父母养护时的辛劳,我成长中的悲欢。年轮里刻着的,是我们家三十年的故事。
深爱桔树,是因为在它身上看到了最理想的生命状态:根向下扎,果向上结;冬耐严寒,夏送清凉;花供人赏,果予人食;既坚守一方水土,又拥抱四季变化。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桔树提醒着我们:真正的丰盛需要时间沉淀,真正的甘甜需要风雨酝酿。
明年春天,我打算在自家阳台栽一盆金桔。不是为即时收获,而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