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同步训练试题必修第一册第2章过关检测(B卷)含解析.docxVIP

高一地理同步训练试题必修第一册第2章过关检测(B卷)含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过关检测(B卷)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6题,每题3分,共48分)

现代大气的成分主要是氮气和氧气,但地球早期大气的成分却主要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现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臭氧含量很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完成1~2题。

1.现代大气中的氧气,其主要来源一般认为是()

A.二氧化碳被微生物分解 B.生物分解有机物

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火山喷发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和臭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二氧化碳能够强烈吸收地面辐射,起到保温作用②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③臭氧可以大量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④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1.C2.C

解析:第1题,一般认为,现代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第2题,臭氧吸收的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波长较短的紫外线被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

2020年6月23日,第55颗北斗导航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实现了全球组网。同年7月31日,我国向全世界郑重宣告,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自此开启了高质量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崭新篇章。据此完成3~4题。

3.下列与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斗导航卫星穿越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最后到达电离层

B.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地对流层厚度为8—9千米

C.北斗导航卫星在穿越高层大气过程中,运动方向发生偏右现象

D.北斗导航卫星在穿越大气过程中,大气密度由大到小

4.北斗导航卫星自地面上升到某一高度的过程中,气温和大气运动状况依次变化,最有可能的是()

①温度递增②温度递减③平流运动为主④对流运动显著

A.②④—①③ B.①③—②④

C.②③—①④ D.①④—②③

答案:3.D4.A

解析:第3题,电离层是高层大气中呈电离状态的气体层,在距地面80—500千米的高空,A项错误;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对流层厚度10—12千米,B项错误;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发生偏向,C项错误;随着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越来越小,D项正确。第4题,考查对流层、平流层气温垂直变化及大气运动特征。

在我国北方某地区,农民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将秸秆覆盖地表过冬。春季时,发现秸秆覆盖地比裸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要晚。据此完成5~7题。

5.秸秆覆盖下的地表作物能安全越冬,主要是因为秸秆()

A.增大地面反射 B.减弱地表热量散失

C.加强太阳辐射 D.减少地表水分蒸发

6.与裸地相比,该区域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较晚的原因是()

A.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弱 B.地面辐射强

C.大气反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弱

7.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相对较晚,下列做法与其原理相似的是()

A.华北地区在春播时进行透明地膜覆盖

B.夏季南京地区新栽大树覆盖黑色尼龙网

C.烟台地区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

D.冬季浙江地区熏烟驱霜保护西湖龙井茶树

答案:5.B6.A7.B

解析:第5题,秸秆覆盖可减弱地表热量散失,地表温度不至于太低,从而使地表作物能够安全越冬。第6题,与裸地相比,秸秆覆盖地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弱,地面辐射弱,融化时间晚。第7题,秸秆覆盖地冻结土壤融化时间晚是因为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弱,夏季覆盖黑色尼龙网也可减少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两者原理相同;春播时覆盖透明地膜主要是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夏秋季节在苹果树下铺设反光膜是为了苹果光照均匀,冬季熏烟驱霜的原理是增强大气逆辐射。

读某同学用手机查询天气时的截图,完成8~9题。

8.与周一相比,周六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是()

A.白天云层反射强,夜晚地面辐射弱

B.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强

C.受高压控制,气温低

D.受低压控制,气温高

9.根据该截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本周白天气温一直在下降

B.周三小雨,夜晚气温降低

C.周六适合登山欣赏日出美景

D.建议周二不要洗车

答案:8.B9.D

解析:第8题,读图,周一晴天,周六阴天,与周一相比,周六气温日较差小的原因是受云层的影响,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弱,夜晚大气逆辐射强。第9题,根据该截图,本周白天最高气温一直在波动下降;周三小雨,夜晚气温较高;周六阴转小雨,登山看不到日出美景;周三至周五为雨天,建议周二不要洗车。

云瀑是云体从高处向低处倾泻时形成的类似瀑布状的天气现象。当潮湿气团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云雾,云雾顺着风向翻过山脊形成云瀑景观;另外,山风带来的冷空气在谷底集聚产生的云雾满溢越过山脊线也能形成云瀑。读图,完成10~11题。

10.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能形成云瀑的

文档评论(0)

135****68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