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1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镇痛药(中枢性)定义:是一类选择性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在不影响意识和其他感觉的情况下,能选择性抑制痛觉,减轻或消除疼痛的药物。本类药物大多反复用药易产生依赖性,属麻醉药品管理范畴,为国家管制药品。第2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注意事项:1.不宜长期使用;2.不能滥用;镇痛药的及时应用不但能消除病人的感觉,还可改善、防止可能产生的生理功能紊乱。但疼痛的部位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对诊断不明确的病不要滥用镇痛药。3.只用于机体不能忍受的且其他药物无效的疼痛;4.属对症治疗。第3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物分类:(作用机制)1.阿片受体激动药:如吗啡;2.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如镇痛新;3.其他镇痛药:如罗通定。第4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阿片是罂粟科植物罂粟未成熟粟果浆汁干燥物,含有20多种生物碱。吗啡占约10%.第一节┃阿片受体激动药第5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构效关系】:吗啡(Morphine)第6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体内过程】1.口服易吸收,但有明显首关消除,生物利用度低,常注射给药(可ih或im);2.仅有少量透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发挥作用,并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3.主要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失效;4.结合物及少量游离型药物经肾排泄,少量经胆汁、乳腺排泄。第7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作用机制研究简史:1962年,我国学者邹刚等在脑室内注射微量(10?g)吗啡,确定吗啡的镇痛部位在丘脑第三脑室周围及导水管周围灰质。1973年,Terenius、Snyder和Simon分别证实体内阿片受体的存在。1975年陆续在人和动物体内找到了内源性吗啡样物质—脑啡肽(enkephalin)等,他们具有吗啡样镇痛作用,且可被吗啡拮抗药所阻断,这些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发现,为吗啡的受体学说奠定了基础。1992年,阿片受体分子首次克隆成功,阿片类药物通过受体产生药效获得充分证据第8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有关研究现状:阿片受体:至少有μ、δ、κ、σ四种亚型分布广泛,与情绪和精神活动有关的边缘系统和蓝斑核阿片受体密度最高。与痛觉的整合和感受有关的丘脑内侧、脑室和导水管周围灰质阿片受体密度高。镇痛作用与μ、δ、κ3种阿片受体有关。第9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现已发现体内存在多种内源性的可与阿片受体结合而发挥镇痛作用的肽类物质,统称为内源性阿片肽.甲硫氨酸脑啡肽(Met-enkephalin)亮氨酸脑啡肽(Leu-enkephalin)β-内啡肽(β-endorphin)强啡肽A、B(DynorphinA、B)内吗啡肽I、II(EndomorphinI、II)阿片肽在CNS和外周均有分布在脑内,阿片肽分布与阿片受体的分布比较一致第10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①丘脑内侧、脑室及导水管周围灰质密度较高---这些结构与痛觉的感受和整合有关。②边缘系统及蓝斑核密度最高---与情绪、精神活动有关。③中脑盖前核与缩瞳有关。④延脑的孤束核与镇咳、呼吸抑制、中枢交感张力降低有关。⑤脑干极后区与恶心呕吐有关。⑥迷走神经背核、肠肌也有阿片受体存在。作用部位与受体第11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内源性抗痛系统:脑啡肽能神经元内源性阿片肽(脑啡肽、内啡肽等)阿片受体第12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机理:吗啡与阿片受体结合,兴奋阿片受体,抑制感觉神经末梢释放P物质,使后膜产生超极化,阻断痛觉冲动传导,产生中枢性镇痛作用。含脑啡肽的神经元与疼痛含脑啡肽的神经元释放脑啡肽,后者可与感觉神经末梢上的阿片受体结合,减少感觉神经末梢在疼痛刺激时释放P物质从而阻止痛觉冲动传入脑内。第13页,共3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药理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1)镇痛吗啡具有强大的镇痛作用,对各种疼痛均有效,但对持续性钝痛较间歇性剧痛效力更强,且意识不受影响。皮下注射5~10mg即能显著减轻或消除疼痛,作用持续4~5h。(丘脑、脑室、导水管周围灰质及脊髓胶质区)还有明显的镇静作用,可消除患者因疼痛引起的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患者在外界环境安静的情况下易于入睡,但易被唤醒。(蓝斑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呼吸衰竭ppt(共40张PPT).pptx VIP
- 7.1《风景谈》课件(共41张PPT)(含音频+视频).pptx VIP
- QXT3传感器中文操作手册.pdf VIP
- 病理科医疗质量自查表.docx VIP
- 菲亚特博悦说明书.docx VIP
- 2014-6-30电力变电站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围墙、防火墙.pdf VIP
- 上海市市东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pdf VIP
-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5青海公司所属华电(格尔木)能源有限公司面向华电系统内外招聘18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