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学二年级(下)语文第三单元检测卷(4套+答案)
(部编版·围绕“传统文化”主题,含识字、阅读、表达)
试卷说明
本单元以“传统文化”为主题(对应部编版二下第三单元《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考查学生识字写字、课文理解、传统知识积累及语言表达能力。4套试卷题型一致,内容侧重不同传统分支(如节日习俗、汉字起源、美食文化、山河地名),难度适中,适合单元复习或期中检测。
试卷1:传统节日与习俗
(侧重《传统节日》课文及节日文化)
一、基础知识(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chūnjié(春节)yuánxiāo(元宵)zhōngqiū(中秋)dàjiē(大街)
tuányuán(团圆)huādēng(花灯)zòngzi(粽子)làbāzhōu(腊八粥)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
元宵(xiāo√xiào)月饼(bǐng√bing)粽子(zòng√zhòng)
乞巧(qǐ√qì)赏菊(shǎng√sǎng)龙舟(zhōu√zōu)
3.照样子,写节日与习俗(6分)
例:春节——贴窗花、放鞭炮
元宵节——(看花灯、吃汤圆)端午节——(赛龙舟、吃粽子)中秋节——(赏月亮、吃月饼)
4.补充词语(6分)
(团)团圆圆(喜)气洋洋(张)灯结(彩)(热)热闹闹(香)甜可口(美)不胜收
5.连一连(4分)
正月十五——元宵节五月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正月初一——春节
二、课文理解(20分)
1.根据课文《传统节日》填空(8分)
(1)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2)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
(3)____(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补充课文未直接写的清明习俗)
(4)____(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补充传统习俗)
2.简答题(6分)
问:为什么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宝贝”?
答:因为每个节日都有特别的习俗(如春节团圆、端午纪念屈原),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还一代代传下来,让我们记住自己的文化。(关键词:习俗、传承、美好愿望)
3.判断题(6分)(对的打“√”,错的打“×”)
(1)中秋节要吃汤圆。(×)(吃月饼)
(2)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
(3)春节时,人们会贴春联、拜年。(√)
三、表达与实践(20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
要求:写出你最喜欢的节日(如春节、中秋等),说说节日的时间、你和家人做了什么(如吃团圆饭、赏月),以及你喜欢的原因。语句通顺,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四、附加题(10分)
写出你知道的其他中国传统节日(至少2个),并简单说说习俗。
示例:
-清明节:扫墓、踏青。
-七夕节:看星星、听牛郎织女的故事。
试卷2:汉字的故事——“贝”与钱财
(侧重《“贝”的故事》及汉字文化)
一、基础知识(30分)
1.看拼音写词语(8分)
bèiké(贝壳)qiánbì(钱币)cáichǎn(财产)yǒuguān(有关)
jiǎɡǔwén(甲骨文)shāokǎo(烧烤)piàoliɑng(漂亮)zhēnzhèng(真正)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6分)
贝壳(bèi√bēi)钱币(bì√bí)甲骨文(jiǎ√jiā)
财产(cái√chái)漂亮(piào√piāo)有关(yǒu√yōu)
3.照样子,写“贝”字旁的字(6分)
例:财(钱财)→赔(赔钱)、购(购买)、贫(贫穷)、货(货物)、贵(贵重)、贱(便宜)(至少写3个)
4.补充句子(6分)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因为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所以古人用它表示(钱财)。
5.连一连(4分)
贝壳——古代当钱用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钱币——现在买东西用的汉字——记录语言的符号
二、课文理解(20分)
1.根据课文《“贝”的故事》填空(8分)
(1)“贝”字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2)古时候,人们把贝壳当作(饰品),后来又用它表示(钱币)。
(3)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样子)。
2.简答题(6分)
问:为什么很多和“钱”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如财、购、赔)
答:因为古时候贝壳很珍贵,人们用它当钱用,所以后来造和钱有关的字时,就用“贝”作偏旁。(关键词:贝壳当钱、偏旁表意)
3.判断题(6分)(对的打“√”,错的打“×”)
(1)“贝”字旁的字都和贝壳有关。(×)(和钱财有关)
(2)甲骨文是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3)现在我们不用贝壳当钱了。(√)
三、表达与实践(20分)
题目:我知道的“贝”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