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小儿荨麻疹的饮食指导
一、背景:被“痒痒”困扰的童年
在儿科门诊的候诊区,总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大夫,我们家小宝这身上的红疙瘩都起了半个月了,白天抓得直哭,晚上睡不好觉,抹了药膏也不管用。”“我们家娃更麻烦,刚吃完虾仁饺子,后背就起了一片风团,这可怎么敢给孩子吃东西啊?”这些家长口中的“红疙瘩”“风团”,正是小儿荨麻疹的典型表现。作为儿童最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之一,荨麻疹在我国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5%-20%,且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它以皮肤突发风团、剧烈瘙痒为主要特征,部分患儿还会伴随腹痛、腹泻甚至呼吸困难,不仅影响孩子的睡眠、学习和情绪,更让家长陷入“既要防过敏又怕营养不良”的两难境地。
而在众多诱因中,饮食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临床统计显示,约30%-40%的急性荨麻疹发作与食物过敏直接相关,慢性荨麻疹患者中也有10%-15%的发作可追溯到饮食诱因。对于家长来说,“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孩子总忌口会不会影响发育?”这些问题像一团乱麻,急需一把“科学的剪刀”来理清。
二、现状:被误解的“饮食禁区”
当我们深入观察家长的实际操作时,会发现两个极端现象:一端是“过度忌口”——听说海鲜过敏,就把鱼、虾、蟹全部列入黑名单;看到鸡蛋致敏率高,连蛋糕、饼干都不敢给孩子碰;更有甚者,只给孩子吃白粥、面条,导致营养失衡。另一端是“盲目放任”——觉得“孩子长大就好了”,对明确过敏的食物仍频繁投喂;或是忽视加工食品中的隐性过敏原(如酱油里的小麦、饮料中的添加剂),导致荨麻疹反复发作。
曾遇到一位3岁患儿的妈妈,她焦虑地说:“我查了好多资料,说牛奶、鸡蛋、小麦都是高敏食物,现在孩子每天就吃米饭和青菜,可最近体检说贫血,我这心都揪着。”另一位家长则懊恼地回忆:“上次带孩子吃火锅,以为点的是清汤锅,结果服务员端上来的锅底有虾粉,孩子当场就起了一身疹子,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这些真实案例折射出家长的无奈:既想保护孩子远离过敏,又缺乏科学指导,往往在“谨小慎微”和“疏忽大意”间摇摆。
三、分析:饮食与荨麻疹的“隐秘联系”
要破解饮食与荨麻疹的关系,首先要理解过敏的发生机制。简单来说,当孩子摄入某种食物后,免疫系统误将其成分(通常是蛋白质)识别为“敌人”,就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如IgE),下次再接触时,抗体就会“命令”免疫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从而出现皮肤风团、瘙痒,甚至呼吸道、消化道症状。
(一)常见致敏食物的“真面目”
蛋白质类食物:这是最常见的致敏原,因为蛋白质结构复杂,不易被消化,容易引发免疫反应。比如牛奶中的酪蛋白、鸡蛋中的卵清蛋白、海鲜中的肌浆蛋白、花生中的Arah1蛋白等,都是“致敏大户”。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敏感点”不同——1岁内婴儿对牛奶、鸡蛋更敏感,2岁后对花生、坚果的敏感度上升,学龄期儿童则可能对海鲜、芒果等热带水果反应更明显。
加工食品中的“隐形杀手”:除了天然食物,食品添加剂也是重要诱因。比如防腐剂(苯甲酸钠)、色素(柠檬黄)、增味剂(谷氨酸钠)、抗氧化剂(BHA)等,可能通过非IgE介导的途径(直接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引发荨麻疹。曾有个5岁男孩,每次喝某品牌果汁后2小时就起风团,排查后发现是果汁中的柠檬黄所致。
“交叉过敏”的陷阱:有些孩子对某种食物过敏,可能是因为它与其他过敏原存在“相似结构”。比如对桦树花粉过敏的孩子,可能对苹果、桃子、胡萝卜等“花粉-食物交叉过敏”;对尘螨过敏的孩子,可能对虾、蟹等甲壳类食物敏感。这种情况下,单纯避开某一种食物可能不够,需要结合过敏原检测结果综合判断。
(二)个体差异:为什么“别人家孩子能吃,我家不行?”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对食物的反应受多重因素影响:
-体质基础:过敏体质(家族中有哮喘、过敏性鼻炎史)的孩子,免疫系统更“敏感”,更容易对食物产生过度反应。
-肠道发育:婴幼儿肠道屏障功能不完善,大分子蛋白质容易“漏”进血液,引发免疫反应。随着年龄增长,肠道逐渐成熟,部分孩子的食物过敏会自然缓解(比如约80%的牛奶过敏患儿在3岁前耐受)。
-肠道菌群:研究发现,过敏儿童的肠道菌群中“有益菌”(如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较少,“有害菌”较多,这种失衡会影响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增加过敏风险。
四、措施:分阶段的饮食管理策略
针对荨麻疹的不同阶段(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慢性期),饮食管理需要“因时制宜”。
(一)急性发作期:快速“断源+观察”
当孩子突然出现风团、瘙痒,甚至伴随口唇肿胀、呼吸急促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
1.回忆近2小时内的饮食:记录所有摄入的食物(包括零食、饮料、调味料),重点排查高敏食物(如海鲜、鸡蛋、坚果)和加工食品(如火腿肠、果冻、碳酸饮料)。
2.暂停可疑食物:立即停止进食最近1-2次摄入的新食物或“易敏食物”,避免继续刺激免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八上unit 6 课文原文语法填空+练习 教师版.docx VIP
- 中国历史地理2014 第三讲空谷足音.pdf VIP
- 中国历史地理第四讲 江河之变2 .pdf VIP
- 北大-中国历史地理-第三讲 古代交通第三讲3.ppt VIP
- GZSMARTS_2—2018智慧园区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2018 14页.pdf VIP
- 2016年造价工程师《造价管理》常考题(四).pdf VIP
- 压力检测仪表校验 BT200手持操作器组态设置(化工仪表检验课件).pptx
- 老旧小区改造知识课件.pptx
- 裂纹愈合热障涂层粉体材料的制备方法.pdf VIP
- 运筹学教程第五版胡运权课后习题答案.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