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绿色插画风基孔肯雅热试卷预防蚊媒病科普宣传PPT
姓名: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分
一、单选题(共10题)
1.基孔肯雅热是由哪种蚊子传播的?()
A.白纹伊蚊
B.三带喙蚊
C.中华按蚊
D.大头黑蚊
2.以下哪种行为可以有效预防蚊媒病?()
A.穿着长袖衣物
B.晚上使用蚊帐
C.使用电蚊香
D.长时间在户外活动
3.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不包括以下哪项?()
A.发热
B.关节痛
C.咳嗽
D.皮疹
4.预防蚊媒病的最基本措施是?()
A.接种疫苗
B.使用驱蚊剂
C.清除积水
D.定期消毒
5.以下哪个不是蚊媒病?()
A.登革热
B.黄热病
C.禽流感
D.基孔肯雅热
6.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大约是多久?()
A.2-5天
B.5-7天
C.7-14天
D.14-21天
7.以下哪种情况下可能增加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
A.居住在蚊子密度高的地区
B.每天使用蚊帐
C.长期使用驱蚊剂
D.穿着长袖衣物
8.如何判断家中是否可能存在蚊媒病传播风险?()
A.观察家庭成员是否出现发热等症状
B.检查家中是否有蚊子繁殖的迹象
C.了解当地是否有蚊媒病疫情
D.以上都是
9.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A.空气传播
B.食物和水源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10.以下哪种情况下不需要特别担心基孔肯雅热?()
A.居住在无蚊子的环境中
B.经常使用驱蚊剂
C.使用蚊帐和长袖衣物
D.住在蚊子活动频繁的地区
二、多选题(共5题)
11.预防蚊媒病,以下哪些措施是有效的?()
A.定期清理家中积水
B.使用驱蚊剂
C.在户外活动时穿着长袖衣物
D.睡觉时使用蚊帐
E.接种疫苗
12.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包括哪些?()
A.发热
B.关节痛
C.呕吐
D.皮疹
E.肌肉痛
13.以下哪些是蚊子繁殖的环境?()
A.污水桶
B.长草
C.花盆托盘
D.池塘
E.干燥的土壤
14.基孔肯雅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空气传播
B.食物和水源传播
C.接触传播
D.蚊虫叮咬传播
E.性传播
15.以下哪些行为有助于减少蚊媒病的传播风险?()
A.保持家中清洁,避免垃圾堆积
B.定期检查并处理可能积水的地方
C.使用驱蚊剂和蚊帐
D.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
E.参加社区灭蚊活动
三、填空题(共5题)
16.基孔肯雅热是由哪种病毒引起的?
17.预防蚊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18.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之一是?
19.使用蚊帐的主要目的是?
20.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通常是多久?
四、判断题(共5题)
21.基孔肯雅热可以通过疫苗预防。()
A.正确B.错误
22.穿长袖衣物可以完全防止蚊子叮咬。()
A.正确B.错误
23.清除积水可以有效地预防蚊媒病。()
A.正确B.错误
24.基孔肯雅热的症状包括持续的咳嗽和喉咙痛。()
A.正确B.错误
25.使用驱蚊剂可以完全保护个人不受蚊子叮咬。()
A.正确B.错误
五、简单题(共5题)
26.基孔肯雅热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27.如何判断家中是否可能存在蚊媒病传播风险?
28.预防蚊媒病,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家中的积水?
29.如果被蚊子叮咬后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该如何处理?
30.在预防蚊媒病方面,社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绿色插画风基孔肯雅热试卷预防蚊媒病科普宣传PPT
一、单选题(共10题)
1.【答案】B
【解析】基孔肯雅热主要由三带喙蚊传播,这种蚊子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较为常见。
2.【答案】B
【解析】使用蚊帐可以有效阻挡蚊子叮咬,减少感染蚊媒病的风险。
3.【答案】C
【解析】基孔肯雅热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关节痛和皮疹,咳嗽不是其主要症状。
4.【答案】C
【解析】清除积水是预防蚊媒病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因为蚊子多在积水中繁殖。
5.【答案】C
【解析】禽流感是一种禽类疾病,主要通过禽类传播,不属于蚊媒病。
6.【答案】C
【解析】基孔肯雅热的潜伏期一般为7-14天。
7.【答案】A
【解析】居住在蚊子密度高的地区会增加感染基孔肯雅热的风险。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