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钢丝绳径向刚度测定标准立项研究报告:目的意义、范围与主要技术内容
EnglishTitle
ResearchReportontheStandardizationofRadialStiffnessMeasurementforSteelWireRopesunderZeroAxialLoad:Objectives,Scope,andTechnicalContent
摘要
本文围绕《钢丝绳在无轴向载荷条件下钢丝绳径向刚度的测定》标准立项展开系统研究。钢丝绳作为关键工程构件,其结构稳定性受钢丝间接触形式(点、线、面接触)的显著影响。在实际工况中,钢丝绳除承受轴向张力与弯曲载荷外,还面临严峻径向负载,若抗变形能力不足,易引发缠绕变形、设备磨损乃至安全事故。现行检测方法(如整绳破断试验、弯曲疲劳试验)虽可评估部分性能,但无法充分表征径向抗变形能力。国际标准ISO16839:2013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径向刚度测定方法,我国拟等同采用该标准。本报告详细阐述了标准立项的目的意义、适用范围及主要技术内容,旨在填补国内方法标准空白,推动钢丝绳质量控制与技术升级,提升工程安全性与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
钢丝绳;径向刚度;无轴向载荷;ISO16839;工程安全;质量控制;径向变形
Steelwirerope;Radialstiffness;Zeroaxialload;ISO16839;Engineeringsafety;Qualitycontrol;Radialdeformation
正文
一、立项目的与意义
钢丝绳是由多层钢丝捻合成股,再以绳芯为中心螺旋捻绕而成的复杂结构构件。其力学性能受钢丝间接触形式(点接触、线接触和面接触)的直接影响,这些接触形式决定了钢丝绳的结构稳定性和负载能力。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重型机械、港口设备、矿山提升系统等,钢丝绳不仅承受轴向张力与弯曲载荷,还需应对显著的径向压力。缺乏径向刚度指标易导致缠绕变形、错位及与滑轮槽不匹配等问题,进而引发设备失效或安全事故。
以航母阻拦索为例,其核心组成部分为高强度钢丝绳。舰载机降落时,阻拦索承受剧烈纵向冲击与径向挤压,钢丝绳的径向抗变形能力直接决定了其使用寿命与可靠性。类似地,矿井提升设备中的钢丝绳在滚筒上多层缠绕时,径向刚度不足会导致截面变形,加速磨损甚至断裂。当前,压实处理作为提升钢丝绳径向性能的重要技术方向,亟需配套检测方法以验证其效果。
现有检测手段如整绳破断试验和弹性模量试验主要评估轴向性能,弯曲疲劳试验虽能反映综合载荷下的表现,但均无法精确量化径向抗变形能力。径向刚度作为核心指标,可科学表征钢丝绳在径向应力下的变形行为。通过标准化测定方法,可根据实际工况优化钢丝绳结构选型,验证产品是否符合设计刚度要求。
目前,国内尚无专门的钢丝绳径向刚度检测方法标准,导致产品标准中缺乏相应技术要求,难以实施有效质量控制。国际标准ISO16839:2013基于严谨理论设计,结合经验性假设(如径向强度与接触角度),提出了经济可行的试验方案:采用压力试验设备与千分表组合装置,配合简易工装实现可靠测量。该方法通过参数匹配与反复加载控制确保数据准确性,兼具操作安全性与技术先进性。
本标准拟等同采用ISO16839:2013,实施后将填补国内方法空白,推动钢丝绳技术要求完善,指导工程安全应用,促进技术改进与新产品开发,降低使用风险,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同时,有助于我国高端钢丝绳产品与国际标准对接,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提升国际贸易适应性。
二、范围与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在无轴向载荷条件下,通过试验与计算测定钢丝绳径向刚度的方法。其适用范围涵盖各类钢丝绳产品的径向刚度测定,为设计、制造、检验及应用提供统一技术依据。
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以下四部分:
1.试样要求:明确待测钢丝绳样品的尺寸、制备工艺及表面状态要求,确保试样代表性与一致性。
2.工装要求:规定试验装置的技术参数,包括压力机精度、千分表分辨率及夹具设计标准,保证测量系统可靠性。
3.试验步骤:详细描述加载程序、力值控制、数据记录及环境条件要求,确保操作规范性与结果复现性。
4.计算公式:提供径向变形程度的计算模型,定义刚度系数导出方法,支持定量评估与比对分析。
本标准通过规范化试验流程与数据处理方法,为钢丝绳径向性能提供科学评价工具,助力行业技术进步与安全水平提升。
介绍修订的主要参与单位
本标准修订工作由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主导。该院作为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钢丝绳分技术委员会(SAC/TC183/SC12)的秘书处承担单位,长期致力于钢丝绳领域标准化研究,具备雄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影响力。研究院联合多家骨干企业(如宁夏东方钽业股份有限公司、贵州钢绳股份有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