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药灌肠技术诊疗指南
一、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中药灌肠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并发症处理、护理及注意事项等内容。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中药灌肠技术的诊疗活动。
二、术语和定义
中药灌肠技术是将中药药液或药粉与水按一定比例调配后,通过肛门灌入直肠或结肠,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中医外治方法。它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特性,使药物经肠黏膜吸收,发挥局部或全身治疗作用。
三、基本要求
(一)人员要求
1.操作人员应具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经过系统的中药灌肠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操作前应洗手、戴口罩和手套。
(二)环境要求
1.治疗环境应清洁、安静、温度适宜,一般保持在22-24℃,避免患者着凉。
2.治疗室应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
(三)用物准备
1.治疗盘内放置灌肠筒或一次性灌肠袋、肛管(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型号,成人一般用20-22号,小儿用12-14号)、血管钳、润滑油(如液体石蜡)、弯盘、卫生纸、橡胶单及治疗巾。
2.中药药液:根据医嘱准确调配,药液温度一般保持在38-40℃。可采用加热设备如恒温箱或热水浴法调节药液温度,使用温度计测量确保温度适宜。
3.必要时准备屏风以保护患者隐私。
四、适应证
(一)肠道疾病
1.溃疡性结肠炎:中药灌肠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炎症反应,促进溃疡愈合,缓解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症状。
2.慢性结直肠炎:通过灌肠给药,改善肠道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肠道黏膜的充血、水肿,缓解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症状。
3.习惯性便秘:中药灌肠能润滑肠道,刺激肠道蠕动,软化粪便,促进排便,改善便秘症状。
(二)盆腔疾病
1.盆腔炎:中药灌肠可使药物透过直肠黏膜渗透到盆腔,促进盆腔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盆腔内的炎症渗出,减轻组织粘连,缓解下腹部疼痛、坠胀等症状。
2.附件炎:药物可直达病所,发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改善附件区的炎症状态。
(三)其他疾病
1.高热:对于一些外感高热或里热炽盛的患者,中药灌肠可通过肠道吸收药物,起到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作用,使体内热毒从大便排出,从而降低体温。
2.肝性脑病:中药灌肠可清除肠道内的积血和含氮物质,减少氨的吸收,降低血氨水平,缓解肝性脑病的症状。
五、禁忌证
(一)绝对禁忌证
1.肛门、直肠、结肠等部位有严重损伤、溃疡、肿瘤等病变,灌肠可能导致局部损伤加重或肿瘤扩散。
2.妊娠期妇女:灌肠可能刺激子宫收缩,引起流产或早产。
3.急腹症未明确诊断前:灌肠可能掩盖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4.严重心血管疾病、心力衰竭等患者,灌肠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病情加重。
(二)相对禁忌证
1.年老体弱、体质极度虚弱者:需谨慎操作,避免因灌肠引起虚脱等不良反应。
2.肛门狭窄、肛裂等患者,应根据病情和患者耐受程度决定是否采用灌肠治疗。
六、操作方法
(一)操作前评估
1.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排便情况等,了解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
2.向患者解释中药灌肠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取得患者的配合。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紧张情绪。
3.进行腹部体格检查,了解有无压痛、反跳痛、包块等情况。
(二)患者准备
1.嘱患者排便,以利于药物更好地吸收。若患者便秘,可先进行排便诱导或使用缓泻剂。
2.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一般取左侧卧位,双膝屈曲,臀部移至床沿,将橡胶单和治疗巾垫于臀下。若患者左侧卧位不耐受,也可根据病情取右侧卧位或仰卧位。
(三)灌肠操作
1.连接灌肠装置:将灌肠筒或一次性灌肠袋连接肛管,排尽管内空气,夹闭血管钳。
2.润滑肛管:用润滑油充分润滑肛管前端,减少对肠道黏膜的刺激。
3.插入肛管:轻轻分开患者臀部,暴露肛门,将肛管缓慢插入肛门,成人插入深度一般为15-20cm,小儿插入深度为7-10cm。插入过程中要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肠道黏膜。若遇到阻力,可稍停片刻,嘱患者深呼吸,待肛门括约肌松弛后再继续插入。
4.固定肛管:确认肛管插入合适深度后,用胶布妥善固定肛管,防止其脱出。
5.调节滴速:打开血管钳,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节药液滴速,一般每分钟40-60滴。若患者感觉腹胀或有便意,可适当减慢滴速。
6.观察反应:在灌肠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表情、有无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若患者出现剧烈腹痛、心慌、气急等情况,应立即停止灌肠,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7.灌完药液:待药液灌完后,夹闭血管钳,用卫生纸包裹肛管末端拔出,放入弯盘内。
(四)操作后处理
1.协助患者保持原体位15-30分钟,以利于药液在肠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生不良行为说明及处理办法.docx
- 中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演讲稿.docx
- 中学生反对校园霸凌演讲稿.docx
- 中学生防震减灾国旗下演讲稿范文.docx
- 中学生好习惯伴我成长演讲稿.docx
- 中学生交通安全承诺书.docx
- 中学生介绍中秋节的演讲稿.docx
- 中学生竞选班干部演讲稿.docx
- 中学生篮球赛中突发事件的处理办法.docx
- 中学生宿舍管理条例.docx
- 2030年新能源产业绿色供应链产业链竞争力报告.docx
- 2025年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创新与碳捕集技术经济性挑战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储能系统电线电缆技术创新及市场前景预测.docx
- 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创新与应用趋势报告.docx
- 无人机农业监测2025年技术创新在病虫害分析中的应用报告.docx
- 新材料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及2025年市场趋势报告.docx
- 工业机器人2025力控打磨技术在新能源电池组装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北方华创薄膜沉积设备在生物芯片领域的应用研究.docx
- 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纳米材料在电池电极材料中的应用与发展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市场细分与年轻消费者目标定位洞察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