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

2024-2025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七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分。

1.某校举办古诗文中的“传统技艺”展览,请选出配文有误的一项()

A.【活字模具】配文:此工艺体现北宋工匠毕昇的革新智慧。

B.【农家织机】配文: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诗》中有记载。

C.【竹刻笔筒】配文:唐代诗人王维笔下“幽篁”即幽深的竹林。

D.【青瓷莲纹盏】配文:东晋哲学家周敦颐独爱莲之君子品性。

二、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2.根据课文默写。

①念天地之悠悠,____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②______,不问苍生问鬼神。(李商隐《贾生》)

③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④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古人常常登高望远,抒怀言志。杜甫在《望岳》中“______,______”抒发的是壮志凌云的豪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表达的是远大抱负与大无畏精神。

三、名著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请你写一段文字,谈谈你对生命价值与奋斗意义的理解,字数120字左右。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言流畅。

四、综合性学习:本大题共2小题,共17分。

4.阅读以下文字,按要求答题。

中国传统工艺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宋锦以华美的织金纹样闻名,繁复的图案常以金线点zhuì(),尽显富贵气象;苏扇精巧雅致,轻摇间蓦()然生风,扇面书画更添文人意趣;核雕于方寸之间施展刀工,人物花鸟栩栩如生,观者无不bǐng()息细赏;留青竹刻则特别需要匠人与竹材的_____,刻刀在竹筠上游走,保留青皮为图,露出竹肌为底。这些凝聚智慧与时间的技艺,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

(1)给加点字注音。

蓦______然

(2)根据拼音写汉字。

点zhuì______

bǐng______息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上合适的成语______

A.踌躇满志

B.心有灵犀

C.耐人寻味

(4)请选出与“富贵气象”短语结构相同的一项______

A.精巧雅致

B.栩栩如生

C.璀璨星河

D.凝聚智慧

5.综合实践活动。

【无锡留青竹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早期无锡留青竹刻以精刻摹缩金石文字为主,其次是镌刻名家书画。无锡竹刻家通过运刀的深浅利涩,将书画的神韵笔意表现得淋漓尽致。作品气韵高古,清新俊雅,显示出浓重的文人气质。

学校竹刻社团想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探究学习,请完成以下任务。

(1)同学们想在“孝亲敬老”活动中选一幅字制作成竹刻作品,送给家里的长辈,下面选项中不适合的内容是______

A.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D.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2)同学们想去采访无锡的“留青竹刻”传人,请拟写两个采访问题。

(3)活动结束后,请你为“留青竹刻”写一则宣传语。

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32分。

6.阅读下面内容,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锦】

宋锦起源于宋代,与云锦、蜀锦并称“中国三大名锦”。其最大特点是采用“活色换纬”工艺——同一纬线上可根据图案需要灵活替换三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形成自然渐变效果,如《千里江山图》中的青绿山水过渡。纹样设计需严格遵循宋代书画构图法则,匠人先将画稿转化为“挑花结本”(类似程序编码),再由织工操作木机,以“三枚斜纹”组织法织造。每厘米需换纬30次以上,一匹成品往往耗时数月。现代宋锦创新融合数码提花技术,但核心工序仍坚持手工,因其“活色”效果无法被机器完全模拟。故宫博物院藏《紫鸾鹊谱》宋锦,以0.1毫米细丝织出24种色阶,被誉为“丝绸上的工笔画”。

《中国丝绸艺术》

【材料二:苏扇】

苏扇中的檀香扇制作,是“细、雅、精”的集大成者。选材需用百年以上印度老山檀木,木质致密含油,开料后薄至0.1毫米仍不碎裂。“拉花”工序以钢丝锯在扇骨上拉出200余个孔眼,孔距误差不超过0.05毫米,图案灵感源自《姑苏繁华图》的街巷肌理;“烫花”时电烙铁温度须精准控制在180℃±5℃温度过低无法显色,过高则导致竹片碳化,匠人需凭手感在3秒内完成每处烫画,称为“火中绣花”;“画花”用特制鼠须笔勾勒,笔锋细如发丝,在檀香木上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73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