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关于清正廉洁主题古诗词赏析汇编
引言
清正廉洁,乃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瑰宝,亦是历代仁人志士所恪守的立身之本与从政之要。纵观华夏数千年文明史,无数文人墨客将其对清廉的崇尚、对贪腐的鞭挞、对高洁品格的追求,熔铸于诗词歌赋之中。这些作品,不仅以其精妙的艺术形式流传千古,更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如黄钟大吕,警示后人,成为涵养世道人心、砥砺品格操守的宝贵精神财富。本汇编旨在撷取其中部分经典之作,加以赏析,以期能对读者有所启迪,于今时今日,亦能从中汲取修身自省、廉洁从政之智慧。
一、咏物言志,砥砺清白操守
(一)周敦颐《爱莲说》(节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赏析:周敦颐的《爱莲说》虽为散文,但其核心意象“莲”及其象征意义,早已超越文体界限,成为廉洁自律、洁身自好的文化符号。此句以莲喻人,“出淤泥而不染”状其身处污浊环境而能保持本色之高洁;“濯清涟而不妖”言其历经磨砺而不显媚态之质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则象征其内心通达、行为端正、不攀附权贵、不结党营私的品格。莲花“香远益清”的芬芳与“亭亭净植”的姿态,更是清廉君子品格的生动写照——他们品格高尚,声名远播,令人敬仰而不敢轻慢。此作以物咏志,将抽象的道德操守具象化为可感可知的莲花形象,其生命力历久弥新,成为后世文人雅士砥砺清白操守的座右铭。
(二)于谦《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赏析: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更是一首掷地有声的明志诗。诗人以石灰自喻,开篇“千锤万凿出深山”,写其出身不凡,历经磨难;“烈火焚烧若等闲”,言其面对严酷考验,泰然处之,视若平常。这两句已将石灰不畏艰难、坚韧不拔的品格勾勒出来。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则将情感推向高潮,也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石灰经过烈火焚烧,最终化为粉末,但其唯一的心愿,便是将“清白”留存于世。这里的“清白”,既是石灰的本色,更是诗人于谦一生所追求的政治品格和道德情操。全诗语言质朴无华,气势豪迈,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洋溢着刚正不阿、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凛然正气。于谦本人亦如其诗,在明代历史上留下了“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不朽英名。
二、居官自警,常怀律己之心
(一)白居易《观刈麦》(节选)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赏析:白居易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作多关注民生疾苦。《观刈麦》一诗,通过描绘农人在酷暑时节辛勤劳作的场景,与自己“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的安逸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生发出深切的愧疚与自省。“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这是诗人对自身职责的反思,也是对为官者是否称职的叩问。他并未因自己的俸禄而心安理得,反而“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种由观农事而触发的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以及对自身待遇的反思与愧疚,体现了一位正直官员难能可贵的民本思想和自律意识。在封建时代,能有如此自觉,时刻警醒自己、体恤民情,不沉溺于安逸,不忘记百姓的辛劳,正是清正廉洁官员的重要特质——不贪天之功,不掠民之利,常怀感恩之心与愧疚之意,方能保持廉洁,不致腐化。
(二)佚名《官箴》(节选)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赏析:此则《官箴》虽作者佚名,但其蕴含的为官智慧却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开宗明义,点出了“廉”与“公”对于为官者的极端重要性。严厉并非使下属敬畏的根本,廉洁才是;能力并非使百姓信服的关键,公正才是。“廉则吏不敢慢”,官员自身廉洁,下属便不敢轻慢懈怠,更不敢行贿营私;“公则民不敢欺”,处事公正,百姓便会心悦诚服,不敢有欺骗之举。最终提炼出“公生明,廉生威”的千古名句,言简意赅地揭示了公正能使人明辨是非,廉洁能树立起真正的权威。这不仅是对为官者品格修养的要求,也是对其施政理念的指引,至今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指导意义。
三、淡泊明志,拒斥浮华诱惑
(一)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节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赏析:陶渊明是中国田园诗派的鼻祖,其辞官归隐的选择,本身就是对官场浮华与黑暗的一种决绝反抗,也是对淡泊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归园田居》组诗是其归隐后的代表作。此节选部分,诗人自述其本性热爱自然,不适应世俗的束缚,如同“羁鸟”、“池鱼”渴望回归“旧林”、“故渊”一般,表达了对官场“尘网”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深切向往。“守拙归园田”的“拙”,并非愚笨,而是相对于官场的机巧、虚伪而言,指的是一种质朴、本真的生活态度和人格操守。陶渊明选择归隐,固然有其时代背景的因素,但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