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VIP

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景德镇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1)惟独那些勇敢镇定的人,那些面临奇耻大辱而仍能保持冷静的人,才能取得胜利。他们面对困境,不气馁,不沮丧,而是以顽强的意志去克服困难,以坚定的信念去迎接挑战。

(2)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应对压力,如何保持乐观的心态,如何培养坚强的意志。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句诗出自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5分)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B.他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是班里的干部。

C.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大家都有商有量。

D.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二、阅读理解(60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20分)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小男孩在街头卖火柴。他手里拿着一把火柴,可是没有人买。他感到又冷又饿,忍不住划着了一根火柴。火柴发出微弱的光芒,照亮了他周围的一切。他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看到了丰盛的晚餐,看到了美丽的仙女。但是,当火柴熄灭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样。他继续划着火柴,希望能再次看到那些美好的景象。最终,他划着了最后一根火柴,看到了他心爱的奶奶。奶奶把他抱在怀里,带他飞向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天堂。

(1)小男孩为什么要卖火柴?(4分)

(2)小男孩划火柴时看到了什么?(6分)

(3)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5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20分)

鲁隐公十一年,公问于申繻曰:“吾欲之楚,何如?”对曰:“君行,臣不与。君且行也。”公曰:“吾欲之楚,何如?”对曰:“君行,臣不与。君且行也。”公曰:“吾欲之楚,何如?”对曰:“君行,臣不与。君且行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8分)

君行,臣不与()

君且行也()

(2)译述这段文言文的意思。(6分)

(3)这段文言文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三、作文(60分)

请以“成长”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左右,不得抄袭。

---

简要答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1)唯独、慰藉、懦弱、逆境

(2)挫折、磨砺、勇气

2.(1)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B

二、阅读理解

1.(1)因为他又冷又饿,需要钱来买食物和取暖。

(2)他看到了温暖的火炉、丰盛的晚餐、美丽的仙女、心爱的奶奶。

(3)这个故事的主题是通过对贫困和苦难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2.(1)君行,臣不与(您要行动,臣子不参与)

君且行也(您还是行动吧)

(2)鲁隐公十一年,公问于申繻曰:“吾欲之楚,何如?”对曰:“君行,臣不与。君且行也。”公曰:“吾欲之楚,何如?”对曰:“君行,臣不与。君且行也。”公曰:“吾欲之楚,何如?”对曰:“君行,臣不与。君且行也。”

(3)这段文言文表达了臣子对君主行为的忠诚和服从。

三、作文

文档评论(0)

Yan06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