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2_T1143-2023_海港能见度观测规范_宁波市 .docxVIP

DB3302_T1143-2023_海港能见度观测规范_宁波市 .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S07.060

CCSA47 3302

浙 江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2/T1143—2023

海港能见度观测规范

Specificationforseaportvisibilityobservation

DB3302/T1143—2023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起草。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宁波市气象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宁波市气象网络与装备保障中心、宁波市气象服务中心、象山县气象局、深圳大

舜激光技术有限公司、宁波市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胡利军、何利德、杨豪、陆鋆、倪永森、励臣儒、徐蓉、杨少辰、徐文静、冼

锦洪、胡一俊、伍晓茜。

DB3302/T1143—2023

海港能见度观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海港能见度的观测设备、观测要求和监测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海港和近海航道的海面能见度的观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065.10海洋仪器环境试验方法第10部分:盐雾试验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DB3302/T1143—2023

通过测量特定角度上的散射光强,忽略大气吸收,并根据其与总散射量之间的关系确定总散射系数,获得消光系数从而求得采样空间中的气象能见度。

4.1.2 激光能见度仪

根据雾对激光的散射特性,利用激光雷达进行雾的遥感观测,获取扫描区域气象回波信号,并反演扫描区域面上的能见度信息。

4.1.3 实景天气观测设备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周边环境(特定目标物)实时拍摄,记录图像化天气现象。

4.2 设备性能

4.2.1 设备应能抗盐雾腐蚀,防腐蚀性能应符合GB/T32065.10中的相关要求。4.2.2 散射式能见度仪性能指标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 散射式能见度仪性能指标

项目 性能指标

探测范围 10?m~20000?m空间分辨率1?m

测量精度 ±10%(≤1500?m)、±20?%(>1500?m)

DB3302/T1143—2023

4.3.1 散射式能见度仪的选址与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a)无树荫遮挡;

b) 距大型建筑及其他产生热量和挡住降水建筑物不少于100?m;

c) 距明显污染源(例如,闪烁光源、大量热源、烟雾等)不少于100?m;d) 仪器接收端不指向强光源。

4.3.2 激光能见度仪的选址与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主探测方向、垂直方向10?°范围内和水平方向上无遮挡;

b) 当水平方向不能满足要求时,确保在雾易发季节主导风向的水平向上无遮挡;c) 以海平面为基准,垂直高度不应低于10?m,宜在10?m~50?m之间;

d) 当选址区域存在相同频段的激光雷达时,2台之间的水平距离宜大于5?m。4.3.3实景天气观测设备的选址与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

a) 布设在观测场内或附近50?m内;

b) 视频摄像头离地高度不低于2.5?m;

c) 朝海面方向基本无遮挡,无遮挡角不小于120?°。

4.4 气候条件

4.4.1 散射式能见度仪与激光能见度仪的气候条件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4 气候条件

=

=

DB3302/T1143—2023

散射式能见度仪与激光能见度仪的观测频次应不大于5?min,实景天气观测设备的观测频次为实时。

5.3 观测方法

5.3.1 能见度观测设备反演算法

5.3.1.1 概述

散射式能见度仪和激光能见度仪以实测所得的大气消光系数,通过反演算法(见5.3.1.2和5.3.1.3)获取海面能见度。

5.3.1.2 散射式能见度仪

基于散射式能见度仪的海面能见度的反演算法见公式(1):

?ln?()??

式中:

……(1)

??——海面能见度,单位为米(m);——对比阈值;

——大气消光系数。

注:根据气象光学视程(MOR)定义,一般取值0.05。

DB3302/T1143—2023

6 监测要求

6.1 监测频次

监测频次应符合以下要求:

a) ??≥4.0?km时,能见度对港口水上交

文档评论(0)

TDCQ1234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人大学毕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