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泪道疾病专科培训演讲人:XXX
Contents目录01泪道系统基础02常见泪道疾病03诊断技术规范04非手术治疗方案05手术治疗方法06围术期管理
01泪道系统基础
解剖结构组成泪腺位于眼眶外上方,由主泪腺和副泪腺组成,负责分泌基础泪液和反射性泪液,通过排泄管排入结膜囊。副泪腺(Krause腺、Wolfring腺)分布于穹窿结膜,维持基础泪膜稳定性。泪腺及分泌系统包括上下泪小点、泪小管、泪总管、泪囊和鼻泪管。泪小点直径约0.3mm,通过虹吸作用收集泪液;泪小管长约10mm,垂直部2mm后转为水平部汇入泪总管;泪囊位于泪囊窝内,容积约20μl;鼻泪管长约15mm,开口于下鼻道。泪液引流通道受面神经副交感纤维支配(泪腺分泌),眼动脉分支(泪腺动脉)供血,静脉回流至眼上静脉。三叉神经眼支负责感觉传导,其损伤可导致反射性泪溢。相关神经血管分布
基础分泌量约1.2μl/min,通过瞬目运动均匀分布形成泪膜(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泪液蒸发率约0.1μl/min,剩余通过泪道排出,维持眼表微环境稳定。生理功能机制泪液动力学平衡瞬目时眼轮匝肌收缩使泪囊负压吸引泪液,睁眼时肌肉松弛产生正压推动泪液流向鼻腔。该机制效率可达75%-90%,肌肉功能障碍可导致功能性泪溢。泵吸引流机制泪道内衬假复层柱状上皮含杯状细胞,分泌黏蛋白形成保护层。上皮纤毛定向摆动(朝向鼻腔)协助病原体清除,其功能障碍易引发慢性泪囊炎。黏膜屏障功能
染料排泄试验使用2%荧光素钠滴眼,5分钟后观察鼻腔染色情况(阳性标准为染色棉签可见染料)。改良方法包括JonesI试验(原发性评估)和JonesII试验(继发性评估),可鉴别器质性与功能性阻塞。临床检查方法影像学评估技术包括泪道造影(X线/CT造影显示解剖结构)、核素泪道造影(99mTc动态显像评估功能)和泪道内镜(0.5mm超细内镜直视观察黏膜病变及狭窄部位),对复杂病例诊断准确率达85%以上。压力灌注检测采用泪道测压仪测量,正常泪道阻力100mmHg,完全阻塞时压力曲线呈平台型。联合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可同步观察泪道壁动态变化,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02常见泪道疾病
功能性泪道阻塞由于泪泵机制异常或眼轮匝肌功能障碍导致,表现为溢泪但无器质性病变,常见于老年性眼睑松弛或面神经麻痹患者。机械性泪道阻塞因泪小管、泪总管、鼻泪管等解剖结构狭窄或闭锁引起,可分为先天性(如Hasner瓣未开放)和获得性(如结石、外伤后瘢痕形成)。继发性泪道阻塞由邻近组织病变压迫所致,如鼻腔肿瘤、筛窦炎或颌面部骨折,需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病因。医源性泪道阻塞长期局部用药(如抗青光眼药物)、放射性治疗或不当手术操作导致的泪道黏膜损伤,需结合病史鉴别诊断。泪道阻塞分类
急慢性泪囊炎急性泪囊炎表现为泪囊区红肿热痛伴全身发热,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引起,需紧急静脉抗生素治疗,脓肿形成时需切开引流。01慢性泪囊炎长期溢泪伴黏液脓性分泌物,压迫泪囊区可见反流,病原体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需行泪道冲洗+抗生素滴眼液治疗,顽固病例考虑鼻腔泪囊吻合术。特殊类型泪囊炎包括结核性、梅毒性等肉芽肿性炎症,需通过病理活检和血清学检查确诊,治疗需联合全身抗感染方案。新生儿泪囊炎因鼻泪管下端膜性闭锁导致,90%病例可通过泪囊按摩治愈,6个月未愈者需行泪道探通术。020304
先天性泪道畸形泪小点闭锁表现为出生后持续溢泪,检查可见泪小点膜性覆盖,需行泪小点穿刺成形术,常合并泪小管发育异常。胚胎期泪道外胚层组织残留形成,可见泪囊区皮肤瘘口溢泪,手术切除需完整剥离瘘管并重建泪道引流系统。副泪小管开口于睑缘或结膜囊,可导致泪液分流,需通过泪道造影明确解剖变异,选择性封闭异常通道。CT显示鼻泪管骨性狭窄伴上颌骨发育异常,治疗需经鼻内镜下骨管再造术,术后需长期留置硅胶管支撑。泪囊瘘管双重泪小管畸形鼻泪管骨性闭锁
03诊断技术规范
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将荧光素钠滴入结膜囊,观察染料在泪道中的引流情况,记录荧光素消失时间及鼻腔流出情况。根据荧光素滞留时间判断泪道阻塞部位,若染料长时间滞留于结膜囊提示泪小管阻塞,若鼻腔无染料流出则提示鼻泪管阻塞。需排除过敏性结膜炎等干扰因素,试验前应询问患者药物过敏史,操作后需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残留染料。该试验是评估泪道功能的基础检查,对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指导价值。荧光素引流试验操作流程标准化结果判读要点注意事项临床意义
泪道冲洗操作要点器械选择规范选用专用泪道冲洗针头(23-25G),注射器容量以5ml为宜,冲洗液推荐使用温热生理盐水以减少刺激。操作技术细节下泪小点进针时需先垂直刺入1-2mm后转为水平方向,推注阻力分级记录(0-Ⅲ级),同时观察液体反流特征。并发症预防操作前需进行泪点扩张,避免暴力操作导致假道形成,冲洗后应点抗生素眼药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