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VIP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含答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经过社会化,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因为在这个历程中,我们 ()

①得到父母的抚育、同伴的帮助②老师的教诲和社会的关爱③学习生活技能④学习行为规范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制的衣服,住别人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个人可以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

B.个人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C.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

D.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作出各种牺牲

3.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下列说法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D.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4.出生时,我们是一张“白纸”,父母、老师和社会不停地在“白纸”上添加“颜料”,如教育、帮助和关爱,逐步将“白纸”描绘成五彩斑斓的图画,从“白纸”到“图画”的蜕变需要学习 ()

①生活技能②行为规范③扮演社会角色④完善规则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④

5.近年来,许多学校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开展乡村踏青、企业研学、烈士陵园祭奠英烈等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 ()

①亲近社会,珍惜幸福生 ②旅行体验,绽放完美青春③知行合一,主动适应社会④热爱劳动,掌握各种技能

A.①②B.③④C.①③ D.②④

6.为了使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假期更有意义,小安提前制订了假期计划,部分内容如下:

1.跟长辈学做月饼。

2.和爸爸妈妈回农村老家进行秋收劳动。

3.参加文明交通劝导宣传活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引导市民文明出行。

小安执行该假期计划有利于 ( )

①重视课外实践活动,忽视课堂学习②学习生活技能,学会尊重劳动③学习行为规范,在社会课堂中成长④体验社会生活,提升综合能力

A.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

7.学校八年级学生开展了社区实践活动(过程如图)。对此项活动,同学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你赞同的有 ()

①小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个人实践能力②小洋:孝亲敬长,融入社会,养成亲

社会行为③小妍: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提高管理国家事务的能力④小皖:关注社区治理和发展,为建设文明社区作贡献

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

8.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可见,网络能()

A.快速消除城乡差距

B.打破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

C.促进民主政治进步

D.推动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

9.下图是“青少年各类上网活动的情况”中的部分数据。由此可见 ()

①网络是学生唯一的学习工具②网络是汇聚民智的重要渠道③网络可以让生活更丰富多彩④网络开辟人际交往的新通道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10.当下,AI(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我们的生活,它既是学习帮手、生活助理,又是“电子好友”。但在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生成内容不准确,让人过度依赖、思维能力弱化等问题。面对AI,我们应该 ()

①辩证看待,适度适切使用②及时享乐,感受科技福利③理性思考,避免盲信盲从④提升技能,增强数字素养

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是社会。”参加研学旅行,我们学会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深度融合;参加模拟法庭活动,我们的法律意识得到增强……越来越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越来越多样的社会交往形式。让我们不断感受着“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喜悦。

(1)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的理解。(至少两个方面)

材料二2024年6月30日,“屋檐上的文脉·遇上‘Z世代””网络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太原晋祠博物馆举行。山西古建时序完整、品类众多、形创齐全,是全国唯一一个保存了从唐代到清代完整建筑体系的省份。该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大屏小屏共振、网络平台助力、网络名人策应,让山西古建在网络空间“火”起来,吸引更多年轻群体了解古建、打卡古建、“玩转”古建、爱上古建。

(2)请你结合材料,谈谈网络的作用有哪些。

12.2025年秋季学期伊始,某校八年级(1)班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暑假经历:

有同学前往南昌八一广场现场观看了升旗仪式,内心无比自豪;

有同学走进江西省科技馆,领略我国科技成就,感受科技魅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各学科试题试卷学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中小学各科试题、试卷、学案、教案、教学设计全收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